[实用新型]胸腔穿刺引流包用导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5913.4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4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姚芳;沈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穿刺 引流 导管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包用导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腹腔置管引流术在临床内科中的应用已经较为常见。
人们在受到胸部损伤时,会造成血胸或气胸或血胸和气胸并存,若产生大量血胸或气胸,伤情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将会危及患者生命,需要紧急进行胸腔穿刺引流。若产生血胸或气胸量少,则也常常需要进行胸腔穿刺引流,防止血液或气体在对肺部组织产生压迫,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而且胸腔内血液的存留也会造成胸腔感染。
引流术是目前在临床上治疗胸腹腔积液最为常见的方法,胸腹水引流袋是胸腹腔引流治疗的重要医疗器械。是利用中心静脉导管和引流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通过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内的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可持续的引流积液,控制放液速度,避免因液体迅速减少而导致胸腔压力迅速降低伴随的系列症状。
然后,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中心静脉导管其末端接头(一般为中空圆柱形硬接头)与目前使用的引流袋的引流管接口(一般为半圆锥型硬接口)不配套,衔接困难,给临床医生或护士带来操作不便;且上述接口与接头不易固定,容易脱开。目前常用的解决办法是采用一个1ML的注射器将两者连接起来,但这种方法既不美观也不安全,操作复杂,增加病人费用。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着重要研究的内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衔接紧密、引流效果好的的胸腔穿刺引流包用导管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包用导管连接结构,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和引流袋;还包括连接件和连接软管;所述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软管套接;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引流袋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软管为弹性软管;所述弹性软管为橡胶管或者压脉带。所述弹性软管经弹力固定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和所述引流袋的连接端上;
2、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的一端包括带内内螺纹的外圆环和中空内管,外圆环的内螺纹与中心静脉导管末端接头的外螺纹相匹配,中空内管的外径与中心静脉导管末端接头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软管套接的一端为中空圆管;所述中空圆管的外径大于所述中空内管的外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时,与现有临床上常采用的一次性密闭引流袋相配套使用,在无菌条件下衔接紧密,引流效果好。且本实用新型取材方便,便于临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连接管及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包用导管连接结构,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图中未示出)和引流袋(图中未示出);还包括连接件1和连接软管2;所述连接件1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件1的一端与所述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软管2套接;所述连接软管2的另一端与引流袋连接。
所述连接软管2为弹性软管;所述弹性软管为橡胶管或者压脉带。所述弹性软管经弹力固定在所述连接件1的一端和所述引流袋的连接端上。
所述连接件1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的一端包括带内螺纹3的外圆环4和中空内管5,外圆环4的内螺纹3与中心静脉导管末端接头的外螺纹相匹配,中空内管5的外径与中心静脉导管末端接头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连接件1与所述连接软管套接的一端为中空圆管6;所述中空圆管6的外径大于所述中空内管5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59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磁性电极及防倒吸装置的胃肠管
- 下一篇:一种带过滤装置的防菌盖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