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泡沫陶瓷载体筛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6032.4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3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虎;张金龙;裘金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城市富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42 | 分类号: | B07B1/4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张志祥 |
地址: | 048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泡沫 陶瓷 载体 筛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泡沫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泡沫陶瓷载体筛选机。
背景技术
泡沫陶瓷过滤器对铜水或铁水有极好的过滤作用,利用完美的三围立体结构,通过阻挡扑捉吸附有效去除氧化夹杂和其它金属夹杂,无论是灰铁、球铁还是轴体,缸体或者复杂大件、精密五金经过过滤,产品质量都会得到非常稳定、令人满意的结果。特别可贵的是经过过滤净化的铜铸件在海洋船舶涡轮、化工零件等高要求或恶劣环境中寿命有显著延长而对于有表面抛光要求的铜铸件也有良好的效果,在传统制铜工业和电子电器制铜工业及连铸连轧等工艺中,泡沫陶瓷过滤器也起到重要作用。由于铜及合金包括锌合金等具有更大比重,在浇注时产生更大的热冲击,所以在铸铜工艺中,使用泡沫陶瓷过滤器一般都有严格的规定。由于海绵的特有属性,人工筛选无法保证产品尺寸,影响泡沫陶瓷质量。目前针对泡沫陶瓷载,尚无机械化筛选装置,且人工筛选无法保证产品尺寸,且速度慢,体力大,无法流水线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而提供一种用于泡沫陶瓷载体筛选机,从而降低产品尺寸公差,生产出高质量的泡沫陶瓷载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泡沫陶瓷载体筛选机,包括单片机、数据输出线及与数据输出线相连接的位移传感器,其中:它还包括侧板定位柱、工作面、设置在工作面上的侧板定位柱、固定杆、挡板、推杆、T型推杆与推杆定位板及压力控制器Ⅰ、开关、压力控制器Ⅱ、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设置在工作面的上下两端,所述的侧板定位柱、固定杆、挡板、推杆、T型推杆与推杆定位板设置在工作面上,所述的侧板定位柱设置在挡板的顶端,所述的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挡板的下面且位于固定杆的右侧,所述的T型推杆依次通过设置在工作面上的推杆定位板并与推杆定位板固定,且所述的T型推杆伸出工作面的右侧,所述的压力控制器Ⅱ设置在T型推杆上,且位于T型推杆伸出工作面部分,所述的开关设置在工作面上部支撑杆的上面右侧,所述的压力控制器Ⅰ设置在挡板的下面且位于推杆的右侧,且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伸出工作面下端的支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a)准确性:通过位移输出及判定,准确率达到99.99%。
(b)高效性:泡沫陶瓷载体筛选机可实现连续不停的工作,其效率为人工作业的50倍以上。
(c)成本低、设备简单。
(d)使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泡沫陶瓷载体筛选机,包括单片机1、数据输出线2及与数据输出线相连接的位移传感器(GC03-LTS175/375)4,其中:它还包括侧板定位柱3、工作面5、设置在工作面上的侧板定位柱3、固定杆13、挡板6、推杆12、T型推杆8与推杆定位板10及压力控制器Ⅰ7、开关9、压力控制器Ⅱ11、支撑杆14;所述的支撑杆设置在工作面的上下两端,所述的侧板定位柱3、固定杆13、挡板6、推杆12、T型推杆8与推杆定位板10设置在工作面5上,所述的侧板定位柱3设置在挡板6的顶端,所述的位移传感器4设置在挡板6的下面且位于固定杆13的右侧,所述的T型推杆8依次通过设置在工作面5上的推杆定位板10并与推杆定位板固定,且所述的T型推杆8伸出工作面5的右侧,所述的压力控制器Ⅱ11设置在T型推杆8上,且位于T型推杆8伸出工作面部分,所述的开关9设置在工作面上部支撑杆14的上面右侧,所述的压力控制器Ⅰ7设置在挡板6的下面且位于推杆12的右侧,且所述推杆12的另一端伸出工作面5下端的支撑杆1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开电源开关,推杆在外力作用下推动产品前进,进入工作面,当产品接触到侧面挡板时,与侧面挡板产生作用力,使侧面挡板发生位移从而达到筛选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城市富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晋城市富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6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