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文胸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7147.5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蒋芳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都市丽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C3/00 | 分类号: | A41C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刘贻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文胸。
背景技术
文胸作为女性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越来越关注自身身材的保养,越来越注重文胸所带来的美感。现有的大部分文胸只起到保护乳房、防止胸部下垂的基本作用,然而,女性逐渐注重胸型的塑造,对文胸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文胸在具有良好舒适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具有更好的聚拢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现有文胸聚拢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聚拢效果好、穿着舒适的文胸。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文胸,包括一下扒及二后比,所述二后比对称连接于所述下扒的两端且所述二后比的另一端相扣合而形成一环状,所述下扒上边沿设有二棉杯,所述二棉杯的夹弯位分别设有一耳仔部,于所述二后比与二耳仔部之间分别设有一肩带,所述肩带在与所述耳仔部的连接处继续延伸至所述夹弯位而与所述棉杯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肩带包括第一肩带与第二肩带,所述第一肩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棉杯的侧边及所述耳仔部的上端边沿连接,且于所述耳仔部的上端边沿设有一第一挂接口,每一所述后比上设有一第二挂接口,所述第二肩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挂接口及所述第二挂接口相配合挂接的第一挂钩及第二挂钩,于每一所述第二肩带上设有一调节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棉杯的内表层及外表层均选用高弹莱卡面料,其中间夹层为海绵,所述棉杯采用立体雕花技术设有若干花形通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后比为双层高弹网面料后比,包括外层后比及内层后比,所述外层后比与所述内层后比的底边及两端边沿分别缝合,所述第二挂接口设于所述内层后比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于所述棉杯及所述后比的外表面设有一使用超薄透气无痕提花面料做成的背心式装饰外层,所述装饰外层的底边分别于所述下扒及所述后比的下边沿连接,其左右对称且中间位置与二所述棉杯的连接处缝接,其左侧及右侧上端分别延伸出对应二所述第二肩带的外层美带,所述外层美带向后侧延伸而分别与外层后比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于所述外层美带上设有固定带。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棉杯与所述下扒的连接处设有钢圈容置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每一所述后比与每一所述下扒的连接处设有胶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肩带宽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在棉杯的夹弯位设置耳仔部,并于二后比与二耳仔部之间分别设有肩带,肩带在与耳仔部的连接处继续延伸至夹弯位而与棉杯连接,肩带通过提拉耳仔部及棉杯使得乳房提拉受力,起到更加直接有效的提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文胸的背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文胸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文胸的另一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棉杯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文胸,包括一下扒10及二后比20,下扒10的下端部背面设有宽丈根带,以增加文胸的弹性,可在一定范围内伸缩以适应更多穿着者。二后比20对称连接于下扒10的两端且二后比20的另一端相扣合而形成一环状,二后比20可以采用挂钩相挂接的方式连接,方便穿着和脱卸。下扒10上边沿设有二棉杯30,优选的,结合图4所示,该棉杯30的内表层及外表层均选用高弹莱卡面料,其中间夹层为海绵,棉杯30采用立体雕花技术设有若干通孔300,以增加文胸的透气性,同时增加了美观性。每一棉杯30的夹弯位均设有一耳仔部40,该耳仔部40可以提高两侧胸部的聚拢效果。每一后比20与同其对应侧的耳仔部40之间均设有一肩带50,该肩带50的宽度优选为2CM,肩带50在与耳仔部40的连接处继续延伸至夹弯位而与棉杯30连接,穿着时,肩带50提拉耳仔部40及棉杯30,使得乳房提拉受力,起到更直接有效的聚拢提托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都市丽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都市丽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7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4D-CT不同时相序列图像的重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协同本征图像分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