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的自适应隔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7634.1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钟海权;廖毅刚;张天鹏;欧阳宁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74 | 分类号: | F16C33/7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转向 液体 推力 轴承 自适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机械类产品的滑动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的自适应隔油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动压推力轴承是由若干个油楔组成推力轴承,其承载能力为各油楔油膜压力之和,常用于水轮机、汽轮机中。液体动压推力轴承主要由转轴、镜板、轴瓦和轴承座组成,转轴与镜板固定连接用于带动镜板转动,轴瓦为多个,分布在转轴四周,且轴瓦倾斜设置在镜板的工作面下方,轴瓦与轴承座通过等效支撑连接,轴承座固定在油槽内;轴瓦以等效支撑为支点顺转向与镜板形成楔形间隙,楔形间隙的大口侧为进油端,楔形间隙的小口侧为出油端。
使用时,冷油在顺转向的镜板带动下从进油端进入,从出油端流出,并在镜板工作面与轴瓦工作面之间形成用于承载载荷的油膜,轴瓦工作面是指用于承载油膜的表面,镜板工作面是指与轴瓦工作面相配合的表面。在相邻两块轴瓦中,由于前一轴瓦的出油端为后一轴瓦的进油端,而冷油在经过镜板摩擦后会变热,这就导致会有部分热油附着在镜板工作面,并在镜板的带动下进入后一轴瓦与镜板之间,使整个推力轴承的工作油温升高,推力轴承承载能力下降。
公开号为CN 203730563U,公开日为2014年07月23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体动压推力轴承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装置设置在相邻两轴瓦之间,且隔油装置固定在镜板工作面下方的油槽内。该专利文献公开的隔油装置虽然通过隔油板能够部分阻挡附着在镜板上的热油进入后一轴瓦,但是为隔油板提供支撑力的支撑架无论是设置在油槽上,还是设置在后一轴瓦的进油端均会大幅减小前一轴瓦与后一轴瓦之间的有效过流面积,减少冷油的利用率,尤其是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为了满足顺转向和逆转向的同等需求,一般将隔油装置设置在前一轴瓦与后一轴瓦之间的中间位置,造成顺转向和逆转向的过流面积只有前一轴瓦与后一轴瓦之间面积的一半,一旦轴瓦间的过流面积大幅减小,将会大幅降低隔油装置隔离热油边界层的效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的自适应隔油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隔油装置的结构,不仅能够有效阻止附着在镜板上的热油进入后一轴瓦,从而降低整个推力轴承的工作油温,而且能够增大轴瓦间的有效过流面积,提高隔油装置隔离热油边界层的效能,提高推力轴承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双转向液体动压推力轴承的自适应隔油装置,包括设置在前一轴瓦和后一轴瓦之间的隔油板及支撑架,隔油板的上端与镜板工作面接触,隔油板的下端与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在油槽上或与后一轴瓦的进油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板上开有过油通孔,所述过油通孔所占面积是隔油板面积的10%-40%,或者支撑架的上部开有过油通孔,所述过油通孔所占面积是支撑架面积的10%-40%。
所述过油通孔呈水滴形。
所述隔油板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弹簧柱,弹簧柱的一端与隔油板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
所述隔油板由下部的刚性段和上部配合镜板隔油的柔性段构成,刚性段和柔性段一体成型。
所述支撑架与后一轴瓦的进油端通过拉簧连接。
所述拉簧为两根,呈“八”字形布置在支撑架与后一轴瓦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实用新型,“隔油板上开有过油通孔,过油通孔所占面积是隔油板面积的10%-40%,或者支撑架的上部开有过油通孔,过油通孔所占面积是支撑架面积的10%-40%”,隔油板能够有效阻止附着在镜板上的热油进入后一轴瓦,从而降低整个推力轴承的工作油温,在隔油板或支撑架上开过油通孔,前一轴瓦和后一轴瓦之间的油液能够通过过油通孔来回流动,从而增大了双转向推力轴承轴瓦之间的有效过流面积,自动适应双转向推力轴承两个方向的流量需要,达到提高双向推力轴承承载能力的目的,过油通孔占隔油板或支撑架面积的10%-40%,采用这种特定的面积占比,能够使隔油板两侧的油液流通更顺畅,保证轴瓦之间有较大的有效过流面积,提高隔油装置隔离热油边界层的效能,从而增强整个推力轴承承载能力。
二、过油通孔呈水滴形,能够提高油液流动性,使双转向推力轴承轴瓦之间形成较大的过流面积,从而保证推力轴承的承载能力。
三、隔油板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弹簧柱,弹簧柱的一端与隔油板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架连接,弹簧柱能够自动调节隔油板与镜板之间的接触力度,不仅能够保证镜板转动顺畅,而且能够防止隔油板在运行过程中的过度磨损,从而保证良好的隔油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7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通过生成构造生产三维物体的方法
- 下一篇:三型坯共挤多层流体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