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阀类运动杆件的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8007.X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2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果;王永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5/06 | 分类号: | F16K3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4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运动 锁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阀类运动杆件的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因工作环境的要求,日常工作中许多阀件需要具备锁定功能,以便于操作者控制阀件的工作状态。阀件的锁定分为手动锁定和自动锁定两种方式:手动锁定一般是通过设计卡槽、螺旋线、卡销等来实现阀件的锁定功能;自动锁定则多数通过电信号转化为动能,控制阀件中运动部件的运动行程,进而实现对阀件的锁定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阀类运动杆件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工作可靠性高,易操作且能防止误操作,在可靠锁定的同时还能保持阀类产品的密封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阀类运动杆件的锁定装置,包括阀杆和壳体,其特征是:
壳体内有内孔;内孔内壁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两组槽;每组槽数量为两个,这两个槽呈180°设置且深度相同;两组槽的深度不同;相邻的两个深度不一致的槽的前端开口之间有环槽连接,
阀杆位于壳体的内孔内;
阀杆外壁上设置有两个卡齿,呈180°设置;
在阀杆头部前设置有弹性元件。
优化的,所述的弹性元件包括弹簧和挡板。
优化的,阀杆和壳体之间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适用于阀件锁定装置安装空间狭小,操作不便的情况。该锁定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工作可靠性高,易操作且能防止误操作,在可靠锁定的同时还能保持阀类产品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阀杆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壳体内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图中:1为弹簧,2为阀杆、3为壳体、4为密封圈,5为深槽,6为浅槽,7为环槽,8为内孔,9为卡齿,10为挡板。
阀杆2的轴向位移程度就决定了阀的开启和关闭,所以,必须要确保以下三点,才能准确的实现对阀的锁定控制:1.阀杆2轴线位移的准确性,2.阀杆2位置的保持性,3.状态切换时的平顺性。
1、阀杆2轴向位移的准确性:我们依靠的是深槽5的深度L1和浅槽6内深度L2来控制,卡齿9在在前端弹簧1和挡板10的作用下,始终被压迫在深槽5或浅槽6的末端,也就准确的控制了轴向位移。
所述的弹簧1的前部,可以抵在壳体3上,也可以抵在其他的外部元件上。
2.阀杆2位置的保持性:一旦卡齿9位于深槽5或浅槽6的末端后,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无法有反向的动作,更不可能有旋转的动作,会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3. 状态切换时的平顺性: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弹簧1的弹力,逆向运动,使卡齿9脱离槽的范围后,顺着环槽7旋转到止位,再释放,即可很方便的实现卡齿9在深槽5和浅槽6之间切换,从而改变阀的状态。
具体使用时:
初始状态卡齿位于深槽5内。
锁定时,先用外力推动阀杆2沿壳体3的内孔8向左运动,使阀杆2上的卡齿9从深槽5退出(压缩弹簧1),然后在环槽7内旋转阀杆90°(本实施例中,两个相邻槽之间为90°),此时卡齿9位于浅槽6的正上方,取消对阀杆施加的按压力,弹簧1和挡板10的弹力使阀2杆往右运动,卡齿9落入浅槽6中,实现锁定。此时,弹力始终压迫着阀杆2,保持卡齿8在浅槽6内,确保阀杆2不能退出浅槽6,可防止误操作。
解锁时,用外力推动阀杆2沿内孔8向左运动(压缩弹簧1),使卡齿9从浅槽6退出,然后反向旋转阀杆90°,此时卡齿9位于深槽5的正上方,取消对阀杆2施加的按压力,弹簧1和挡板10的弹力使阀2杆往右运动,卡齿9落入深槽5中,实现解锁。
在锁定-解锁过程中,阀件均通过密封圈4实现密封功能,防止介质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8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