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凸轮结构的涂胶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8714.9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1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贺韧;望西梅;周福儒;施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C9/20 | 分类号: | B65C9/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李满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 结构 涂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双凸轮结构的涂胶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封签纸,上胶的涂胶轮是一个空心轴上的四个圆盘(中间两个圆盘为输送轮、两端圆盘为涂胶盘),依照一定间距排列构成的整体。它能够在封签纸输送同时完成涂胶工作。如图1所示,由吸风轮2自料斗1中吸取的封签纸3经过翻转、移动后被滚轮传送到导板4中。在其由上向下的输送过程中,从胶缸8内附着胶液的供胶轮6,在其定向旋转中被刮板7刮去多余的胶液。之后,将胶液传递到涂胶轮5上。附着胶液的涂胶轮5,再通过与封签纸3表面的接触,形成两道连续不间断、纵向贯通的胶痕。已涂胶的封签纸3经过后续滚轮输送,被送入接纸盒9中。
现有技术中的涂胶轮5,如图2所示,是一个空心轴上的四个圆盘(中间两个圆盘为输送盘10、两端圆盘为涂胶盘11),依照一定间距排列构成的整体。
上述现有涂胶轮5的结构中,输送盘10和涂胶盘11均为圆盘,其中,涂胶盘11为圆盘使得,封签纸3上被涂抹的胶液过长,会出现胶液溢出封签纸3边缘的情况。另外由于输送盘10和涂胶盘11均为圆盘,使得涂胶轮5在任何情况下均与导板4基本没有间隙,使得导板4难以进行清洁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双凸轮结构的涂胶轮,该涂胶轮使得封签纸上被涂抹的胶液缩短,避免了胶液溢出封签纸的边缘,同时,使用该涂胶轮后也方便了导板的清洁和维护。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双凸轮结构的涂胶轮,它包括涂胶轮轴、两个输送盘、与两个输送盘相匹配的两个涂胶盘,其中,所述两个输送盘和两个涂胶盘同轴装配在涂胶轮轴上,所述两个输送盘位于两个涂胶盘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输送盘相互对应的边缘上均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每个涂胶盘与第一缺口相对应的边缘上均开设有第二缺口。
所述第二缺口的两端点与涂胶轮轴轴心形成的角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缺口的两端点与涂胶轮轴轴心形成的角度。
所述第一缺口的两端点与涂胶轮轴轴心形成的角度范围为24°~176°;所述第二缺口的两端点与涂胶轮轴轴心形成的角度范围为176°~215°。
所述第二缺口的面积大于第一缺口的面积。
所述每个输送盘除去第一缺口部分的圆周边缘的弧长范围为48~88mm,所述每个涂胶盘除去第二缺口部分的圆周边缘的弧长范围为38~48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涂胶盘上开设第二缺口,使得封签纸上被涂抹的胶液轨迹能够得到缩短,避免了胶液溢出封签纸边缘的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输送盘上开设第一缺口,使得当本实用新型运动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与导板相对时,输送盘和涂胶盘与导板之间均会产生间隙,操作人员利用该间隙就可对导板进行清洗和维护。传统的结构需要将整个涂胶轮整体拆卸下来后才能对导板进行清洗和维护,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结构能明显的提高对导板进行清洗和维护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封签纸输送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涂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中涂胶轮与导板无间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中涂胶轮与导板有间隙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料斗、2—吸风轮、3—封签纸、4—导板、5—涂胶轮、6—供胶轮、7—刮板、8—胶缸、9—接纸盒、10—输送盘、10.1—第一缺口、11—涂胶盘、11.1—第二缺口、12—涂胶轮轴、13—对衬轴承。
图3中,α为第二缺口11.1的两端点与涂胶轮轴12轴心形成的角度;β为第一缺口10.1的两端点与涂胶轮轴12轴心形成的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3~6所示双凸轮结构的涂胶轮,它包括涂胶轮轴12、两个输送盘10、与两个输送盘10相匹配的两个涂胶盘11,其中,所述两个输送盘10和两个涂胶盘11同轴装配在涂胶轮轴12上,所述两个输送盘10位于两个涂胶盘1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输送盘10相互对应的边缘上均开设有第一缺口10.1,所述每个涂胶盘11与第一缺口10.1相对应的边缘上均开设有第二缺口1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87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联式淤泥沉积池
- 下一篇:三相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