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为多颗贴片LED光源配光的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0256.2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林辉轮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颗贴片 led 光源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LED光源配光的透镜技术,特别是一种为多颗贴片LED光源配光的透镜。
背景技术
应用于照明领域的LED光源,品种繁多,应用场合也非常广泛。而用于射灯类照明的光源类型主要有:单颗灯珠和COB集成封装光源。目前行业内多采用单颗透镜为单颗灯珠或COB集成封装光源配光,配光设计相对容易;但单颗灯珠的功率很低,要满足照明需求就需要采用多颗透镜为多颗灯珠配光,这样对灯具尺寸控制不利,进而影响灯具的外观;而COB集成封装光源,功率大小型号繁多,不利于物料管理,且COB集成封装光源价格相对较高。因此,对LED光源配光的透镜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为各种组合形式的多颗贴片LED光源二次配光的透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为多颗贴片LED光源配光的透镜,包括镜体,镜体呈倒圆台形,所述镜体的下底面设置有向镜体内凹入的入光孔,围绕入光孔的倒圆台形镜体侧面设有多层鳞片的反射面,所述镜体的上顶面设置有出光面,所述入光孔的侧壁呈圆筒形;所述出光面整面为凹弧面,或者出光面的外环呈凹弧面,中间部分呈凸弧面或平面并与外环的凹弧面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入光孔的底面为珠面或弧面;为多颗贴片LED光源的灯具配光,可以节约灯具成本,并让灯具外观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出光面整面为磨砂面。解决因光源离散分布使在空间色温光强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照明区域的颜色以及照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在照明区域形成色彩照度均匀过渡的照明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出光面中间部分的凹弧面或平面上布置有珠面;为相同类型不同型的光源配光,可消除光源之间的差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呈倒圆台形的镜体上端外边缘设置有一段与LED灯箱相配合的边缘部分;该边缘部分便于透镜与灯箱进行密封性配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光学设计精确调整入光孔、反射面、出光面的形状和尺寸及面料材质,解决因光源离散分布使在空间色温光强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照明区域的颜色以及照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在照明区域形成色彩照度均匀过渡的照明效果,为离散的多颗贴片LED光源配光,达到为集成光源配光透镜的效果,降低灯具的光源成本;减少因集成光源型号种类繁多需要多种类型的透镜的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为多颗贴片LED光源配光的透镜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外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外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外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外形图。
图中标记:1-入光孔,2-入光孔底面,3-反射面,4-出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为多颗贴片LED光源配光的透镜,包括镜体,镜体呈倒圆台形,所述镜体的下底面设置有向镜体内凹入的入光孔1,围绕入光孔的倒圆台形镜体侧面设有多层鳞片的反射面3,所述镜体的上顶面设置有出光面4,所述入光孔1的侧壁呈圆筒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光孔1罩在多颗贴片LED光源上方,所述入光孔底面2为珠面; 所述反射面3为鳞片形状的曲面,所述出光面4外环为凹弧面,中间为凸弧面且出光面整面为磨砂面。
针对多颗LED紧密排列替代COB光源室内照明进行深度拓展开发,解决因光源离散分布使在空间色温分布光强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照明区域的颜色以及照度分布不均匀现象,在照明区域形成色彩照度均匀过渡的照明效果。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为多颗贴片LED光源配光的透镜,包括镜体,镜体呈倒圆台形,所述镜体的下底面设置有向镜体内凹入的入光孔1,围绕入光孔的倒圆台形镜体侧面设有多层鳞片的反射面3,所述镜体的上顶面设置有出光面4,所述入光孔1的侧壁呈圆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0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角螺栓快速紧固器
- 下一篇:导向拆装套和排气吊钩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