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骨牵引针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1481.8 | 申请日: | 2014-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燕;代敏;王尼甫;赵芳;杨钧骅;赵阳;牟宗华;向克兰;王青丽;杨成良;张强;刁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牵引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对骨牵引针起到保护作用的一次性骨牵引针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牵引技术就是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重力牵拉,对抗骨折脱位处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使骨折或脱位得以整复。骨牵引系利用钢针或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稳定骨折断端、止痛和促进骨折愈合效果。目前牵引技术完成后骨牵引钢针裸露在外,骨牵引针没有配套的保护装置,长时间易致穿刺部位感染,或牵引针外露部分损伤身体其它部位皮肤或组织,或挂破衣被等。临床为防止感染与损伤常套用空抗生素药瓶,有固定不牢、可能发生过敏、达不到防止感染等更危险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菌、安全、简便、密封的一次性使用骨牵引针保护套,解决临床上骨牵引针外露部分易感染、损伤皮肤或挂破衣被,以及避免因使用抗生素小瓶有潜在过敏可能性、不易清洗消毒增加感染机会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骨牵引针保护套,包括针筒,橡胶塞套装在针筒的开口处,所述的橡胶塞由外塞和内塞组成,外塞和内塞为一体式结构,内塞内设有一凹槽,凹槽用于固定骨牵引针,内塞设有一凸台,凸台与针筒开口处相配合,用于定位橡胶塞,橡胶塞的外塞套装在针筒开口处。
所述的针筒为筒状圆柱体,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或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骨牵引针保护套,针筒为细长形空心筒状,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或玻璃制作,便于观察;筒体前端的橡胶塞采用内塞和外塞的结构形式,密封性好;内塞上设有的凹槽便于骨牵引针的插入,使其固定牢固。本实用新型可防止牵引针外露部分细菌滋生,预防针孔感染,避免损伤皮肤与粘膜,该设计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使用,符合无菌要求,可随时更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 所示:一种一次性骨牵引针保护套,包括针筒3,橡胶塞套装在针筒3的开口处,所述的橡胶塞由外塞4和内塞1组成,外塞4和内塞1为一体式结构,内塞1内设有一凹槽5,凹槽5用于固定骨牵引针,内塞1设有一凸台2,凸台2与针筒3开口处相配合,用于定位橡胶塞,橡胶塞的外塞4套装在针筒3开口处。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制作实例,但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针筒3为筒状圆柱体,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或玻璃制成,直径大于骨牵引针4mm,长度超骨牵引针尾端10mm,尾端为圆形;
橡胶塞:由内塞和外塞构成,均采用橡胶制作,内塞为带凹槽5的圆柱体,便于与针头连接固定,内塞直径与针筒内径相同,通过凸台2定位;外塞4直径略大于针筒外径,起到隔绝针筒内外空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时拆开一次性灭菌包装,消毒骨牵引针后,将本实用新型直接套在牵引针上,针头尖端嵌入内塞的凹塞5,再将整个橡胶塞盖在针筒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未经三峡大学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1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颅骨骨瓣复位固定修复装置
- 下一篇:分体热压成型硬质合金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