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钛酸水洗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2537.1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1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瑞金;成功;戴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4 | 分类号: | B08B3/04;C01G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钛酸 水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用于偏钛酸水洗的一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偏钛酸水洗池的结构大都为长方体,上部呈开放式,底部有若干孔洞与偏钛酸水洗池下方的管线相连接,用于进、出水以及偏钛酸的清污。由于偏钛酸水洗池的使用频率高,大约一周内水洗池底部就会有10~20cm深的偏钛酸积料,偏钛酸积料过高就会造成叶滤机滤板底部与偏钛酸水洗池底部的积料相接触,造成积料嵌入叶滤机滤板之间的空隙,影响偏钛酸滤饼的正常水洗,这时需要对偏钛酸水洗池进行清淤,原有偏钛酸水洗池底部结构为平底,需要操作人员进入水洗池进行人工清淤,清淤工作费时费力且有被酸性介质腐蚀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钛酸水洗池,生产过程中的积料现象有所缓解,池底清淤难度大大降低。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偏钛酸水洗池,包括池身主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池身主体底部形成两个倒立的锥型结构,两个锥底通过公共管道连接;所述公共管道还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相连;两个所述锥型结构之间的部分为平面。
所述锥型结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0°,夹角为7.8°为最佳。
所述池身主体一侧装有液位计,优选为超声波液位计,水洗时自动检测水位。
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处均设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经过对平底偏钛酸水洗池进行改造,有效降低了清淤工作的劳动强度,避免酸性介质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偏钛酸水洗池正面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池身主体、2—锥型结构、3—液位计、4—连接管、5—进水管、6—出水管、7—气动控制阀、8—公共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池身主体1底部呈倒立的锥型结构2,利于积料的排出。底部的具体构造在图2中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两个锥型结构2之间的部分为平面,锥型结构2的斜面与水平面夹角范围在5~10°,该夹角过大会对水洗过程带来不良影响,过小则达不到利于清淤的效果,该夹角为7.8°时效果最好。
两个锥型结构2的锥底通过一段公共管道8相连接,进水管5和出水管6上也分别与公共管道8连通,进水管5和出水管6上各设有气动控制阀7,以控制水管的打开和关闭。池身主体1一侧通过连接管4装有液位计3。
当偏钛酸正常水洗时水洗水由进水管5进入水洗池,液位计7确保水洗水位在设定位置,当需要对水洗池清淤时,打开出水管6,将水洗池底部沉积的偏钛酸及残留的水洗水排放掉,然后用高压水枪对水洗池内部进行清洗。不再需要水洗操作人员进入水洗池进行人工清淤,排除被酸性介质腐蚀的危险,省时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2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