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络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2553.0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8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盛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1/00 | 分类号: | B65H71/00;B65H57/12;B65H5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建华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络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业中,络筒机的主要功用是将管纱状的纱线加工成圆柱形或锥形状的筒纱,筒纱具有体积大、成形效果好等优点,因此纱线的络筒工艺是纺织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流程之一。络筒(又称络纱)是织前准备的第一道工序,它的任务是将来自纺部的管纱或绞纱在络筒机上加工成符合一定要求的筒子。由纺厂运来的原纱一般有较多的外观疵点,在通过络筒机上的清纱装置时,可以清除其上的绒毛,尘屑及弱纱、粗结等杂质疵点,这样,既可改善织物的外观质量,又因剔除了纱线上的薄弱环节而提高了它们的平均强度,从而减少了纱线的后道工序中的断头。络筒质量直接影响到后工序。因此,对络筒工序提出如下的要求:(1)筒子卷装容量要大,以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筒子卷绕应坚固结实,以便于贮存和运输;(2)卷绕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纱线张力,以保证筒子成形良好;(3)要便于筒子在后道工序中的退绕,防止出现脱圈上缠断头;(4)筒子上纱线的结头要小而牢;(5)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但是在符合上述要求的络筒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纱线上的薄弱环节而影响了它们的平均强度,会产生飞花,导致纱线断头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络筒装置,有效提高纱线的平滑性,有效减少络筒过程中的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络筒装置,它包括机架、下横梁、中横梁、管纱、管纱圆盘、第二皮带轮、皮带、第一皮带轮、放纱电机、上蜡盒、液体蜡、导纱架、导纱环、清纱环、张紧环、收纱辊、收纱电机、筒子、筒子支架、支承轴、转动支座、弹簧,所述下横梁固定在机架的底部,所述管纱圆盘可转动设置在下横梁上,所述管纱圆盘的中心设置有管纱安装轴,所述管纱安装在管纱安装轴上,所述管纱圆盘底部同轴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于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轴连接于放纱电机,所述放纱电机固定在机架的一侧,所述上蜡盒同轴设置在管纱的上方,所述上蜡盒内设置有走纱通道,所述上蜡盒内设置有液体蜡,所述走纱通道的下部分浸在液体蜡中,所述上蜡盒的盒壁上还设置一个走纱孔,所述导纱架设置在上蜡盒和管纱圆盘之间,所述上蜡盒的正上方设置有导纱环,所述导纱环通过导纱环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导纱环的正上方设置有清纱环,所述清纱环可转动设置在清纱环支架的一端,所述清纱环支架的另一端设置在中横梁上,通过紧固螺钉紧固,所述清纱环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清纱槽口,所述清纱环的上方设置有张紧环,所述张紧环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张紧环的上方设置有收纱辊,所述收纱辊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收纱辊一端轴连接于收纱电机,所述收纱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机架的一端,所述筒子可转动设置在筒子支架的一端,所述筒子和收纱辊相切设置,所述筒子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板上,所述支板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支板通过调整螺钉固定在转动支座的一侧,所述转动支座可转动设置在支承轴上,所述转动支座的另一侧设置有弹簧支架,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弹簧支架上,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管纱圆盘的圆周外侧还设置有外圆盘,所述外圆盘的高度高于管纱圆盘。
进一步地,所述张紧环上设置有弧形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走纱通道的四周均设置为倒圆。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纱线从上蜡盒的顶端进入上蜡盒,经过上蜡盒中的液体蜡后从盒壁上的走纱孔上穿出,在经过导纱架后进入导纱环,然后纱线依次经过清纱环、张紧环,最后在收纱辊的作用下络筒。纱线经过液体蜡后,纱线表面均匀吸附形成一层均匀的油膜,纱线整个表面完全被覆盖,从而降低纱线与纱线、纱线与设备间的静、动摩擦系数,并具有抗静电的作用,因为纱线在络筒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断头和飞花,有效提高纱线的平滑性,有效减少络筒过程中的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走纱通道的四周均设置为倒圆,防止走纱过程中纱线起毛、飞花,甚至断裂。清纱环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清纱槽口,实现对不同种类的纱线的清纱,适用性强。张紧环上设置有弧形的凹槽,不但实现对纱线的张紧,而且有效防止了纱线飞花,保证纱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蜡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盛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盛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2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