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可调补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2618.1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李昊晨;纪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58 | 分类号: | B65G53/5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力 输送 管道 可调 补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力输送管道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可调补气器。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对冶金企业外排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为了满足ISO14001对冶金企业作业现场环境因素改进的要求,与国际标准进一步接轨,冶金企业烧结机除尘灰已由过去半敞开式或罐装的汽车运输,进为全封闭的气力输送方式,彻底解决了除尘灰装、卸及运输过程中的泄漏、泼洒问题,改善了作业现场环境,减少了资源浪费。
烧结机除尘灰气力输送的一般工艺为:除尘灰进入仓式泵流化后进入管道,输送管道需间隔一段距离设置补气器进行补气增压调节,以满足除尘灰远距离输送的需要;同时根据烧结机不同工况的产灰量,通过调节补气量来控制除尘灰的输送能力。铸造型砂输送系统工艺与烧结除尘灰输送系统工艺要求相同。
目前,高硬度介质输送系统,如烧结机除尘灰和铸造型砂气力输送系统所使用的补气器有以下问题:
1、常规的单金属或单金属+复合陶瓷材料制作的两种类型补气器,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并且补气量不能调节,已不能满足气力输送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的要求。需要一种耐磨性能好,材料能冲击性能高的耐磨补气器来满足特殊工况的要求。
2、目前补气调节器补充气的工作方式分为恒气量补气器和变气量补气器两种:
对于采用恒气量方式补气的气力输送系统,由于补气量无法根据输送介质量的变化而变化,造成大量补充气的浪费;
而采用变气量调节方式的系统,常规在补气总管设置一道调节气量控制阀来实现补气量的调节,不在每一个补气器设置补充气控制装置。但气力输送管路沿程中,每一段管路的阻损都不同。利用总管气量调节方式的系统中,每个补气器的耗气量相同,不能根据不同的管路阻损条件,就地调节补充气量,而造成补充气的浪费。
因此,需要一种根据管路输送情况能够方便调节补气量的补气调节器,来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力输送管道可调补气器,其目的是方便进行补气量的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气力输送管道可调补气器,包括补气主管、进气管;所述的补气主管为冶金复合双层金属管,其内层的硬度大于外层;所述的可调补气器设有补气调节装置,所述的补气调节装置的结构为:在所述的进气管上设有补气调节座和气量调节螺栓;气量调节螺栓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安装在补气调节座上。
所述的补气主管的外周上设有环形的挡环,所述的补气主管设有多个用于补气的气道;所述的补气主管的外周上还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与挡环形成环形的配气室,所述的气道通过配气室与进气管连通。
所述的气道的进气方向与物料流动方向的夹角大于0°,小于90°。
所述的气量调节螺栓设有电动或气动的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安装、施工、使用方便;耐磨性能、耐冲击性能优良;寿命长、实际使用故障率低;由于设置了补充气量调节装置,避免了补充气的浪费,具有节能、环保的功能,从而满足了安全、高效、稳定的远距离输送烧结机除尘灰和铸造砂等高硬度材料的需要,将逐步取代现有技术方式制作的气力输送补气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进料口,2、挡环,3、配气室,4、气道,5、气物混合室,6、进气口,7、补气调节座,8、气量调节螺栓,9、进气管,10、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在冶金企业烧结机除尘灰循环使用环节和铸造成型砂输送这些长距离管道输送系统中,需要在输送管道中间增设多个补气器,以满足较高密度介质的稳定输送。但由于输送介质的硬度、密度较大高对输送管道磨损大,造成现有输送系统中使用的单金属材料制作的补气器寿命短、更换频繁;而采用单金属+内衬陶瓷材料的补气器,由于陶瓷内衬层耐冲击性能差,在输送高硬度介质时,这两种结构的补气器都无法解决设备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26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码坯机的抓头装置
- 下一篇:红豆杉枝叶提取紫杉醇的风力驱动投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