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隔渣及侧放功能盖体的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3536.9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9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廖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天宇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石泽智 |
地址: | 526040 广东省肇庆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隔渣 功能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炒锅。
技术背景
炒锅一般都是由锅体和盖体构成,这种结构的锅在使用过程中,当散发热量过大时,为了迅速排放,需要将盖体打开或架空在锅体上方偏离锅口位置,使盖体与锅口之间形成间距进行快速散热,然而,该间距过小不利于散热,盖体容易被热量(热气)冲击而掉落,间距过大容易使热量散发过快,从而会导致增长烧煮时间,浪费燃气或电量,同时,现有结构的盖体摆放均与锅体分离放置,这样也给使用造成诸多不便,并且盖体仅仅作为盖的作用,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隔渣和可放置在锅体侧壁上功能盖体的炒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隔渣及侧放功能盖体的炒锅,包括有锅体和盖体,所述的锅体上设有一带通孔的固定件;所述的盖体上设有与通孔配合的凸块,使盖体通过凸块与固定件通孔的配合侧放在锅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件为炒锅的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的盖体上设有一附件,该附件为环形固定在盖体上的环形固定件,所述的凸块设在固定件的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件的通孔为方形或椭圆形,与其对应配合盖体的凸块为方形体或椭圆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附件下设有与锅口配合的环形分布的角折边。
进一步的,所述的盖体上还设有多个隔渣孔,隔渣孔设置在直角折边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盖体由弧面圆形钢化玻璃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附件由耐高温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锅体上设有一带通孔的固定件,盖体上设有与通孔配合固定的凸块,在盖体闲置时可利用凸块插入通孔放置在通孔上,使用更方便,更具人性化。
2、本实用新型隔渣孔设置附件下的角折边上,使用时,具有良好的隔渣功能。
3、本实用新型的隔渣孔还具有良好的透气功能,无需将盖体打开即可排出热量,进行散热排压,有效的控制锅内气压,从而可减少烧煮时间,节省燃气或电量。
3、本实用新型盖体由圆形钢化玻璃构成,附件由耐高温橡胶制成,附件环套在钢化玻璃固定,制作简单、便捷,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带隔渣及侧放功能盖体的炒锅,包括有锅体1、盖体2和盖体2上的多个隔渣孔3,所述的锅体1的一手柄4上设有一通孔5;所述的盖体2上设有与通孔5配合的一凸块6。
实施例中,所述的盖体2由弧面圆形钢化玻璃9构成,盖体2上设有一附件7,该附件7由耐高温橡胶制成。所述的附件7为环形固定在盖体2上的环形固定件,所述的环形固定件下部分由环形分布的直角折边8构成,即固定件环形包裹在钢化玻璃9的边缘上。直角折边8与锅口A紧密配合,上部分为直角折边8上的外凸缘,外凸缘大于锅口放置在锅口上。所述的凸块6设在环形固定件的侧边。所述的手柄4的通孔5为方形或椭圆形,与其对应配合盖体2的凸块6为方形体或椭圆体,使盖体2通过凸块6与手柄通孔5配合侧放在锅体1上,所述的隔渣孔3设置在角折边8上。
使用时,当需要将锅内的固体和液体分离时,或当锅内的热量(热气)达到一定程度(如达到沸点),但仍需继续烧煮时,将盖体稍微向上提升或摆动盖体1的放置角度,呈倾斜角度摆放,使盖体2的附件下的角折边8与锅口A固定,附件上部分与锅口形成间隙,角折边8上的隔渣孔3和间隙形成锅内隔渣或排气通道,并可通过调整间隙的大小调整液体或气压排放量,如图2所示。当需打开盖体2时,利用盖体1上的方形或椭圆形凸块6插入锅体手柄4上的通孔5即可放置好,使用简单方便,如图3和图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天宇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天宇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3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