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DWDM的宽带光纤雷达数据接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4241.3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8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全;杨宇红;高启学;崔二永;郭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吴娜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wdm 宽带 光纤 雷达 数据 接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DWDM的宽带光纤雷达数据接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的雷达设备不断被应用,巨大的数据量随之产生。为了适应雷达数据的高速异地传输,传统的电信传输已无法满足要求。目前,国内相关雷达用光纤传输系统存在传输数据容量低的缺陷,一般在几十Mbps至几Gbps,这种低速率光纤传输方案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雷达数据传输要求,所以急需开发大容量光纤雷达数据传输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带宽大、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实现大数据远距离传输的基于DWDM的宽带光纤雷达数据接入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DWDM的宽带光纤雷达数据接入系统,包括用于对雷达光信号进行接收、光电电光转换、光复接的转换复用单元,其接收端接收至少两路雷达光信号,其发送端通过单模光纤与用于对雷达光信号进行解复接、光电电光转换的解复用转换单元的接收端相连,解复用转换单元的雷达光信号发送端作为系统输出端。
所述转换复用单元由第一光收发转换接口、第一光复接设备和功率光纤放大器组成,第一光收发转换接口的接收端接收至少两路雷达光信号,第一光收发转换接口的发送端与第一光复接设备的接收端相连,第一光复接设备的发送端与功率光纤放大器的接收端相连,功率光纤放大器的发送端与单模光纤的一端相连,单模光纤的另一端与解复用转换单元的接收端相连。
所述解复用转换单元由色散补偿器、前置光纤放大器、第二光复接设备、第二光收发转换接口组成,色散补偿器的接收端通过单模光纤与转换复用单元的发送端相连,色散补偿器的发送端与前置光纤放大器的接收端相连,前置光纤放大器的发送端与第二光复接设备的接收端相连,第二光复接设备的发送端与第二光收发转换接口的接收端相连,第二光收发转换接口的发送端作为系统输出端。
所述转换复用单元布置在A机房,所述解复用转换单元布置在B机房,A机房与B机房之间的传输距离为80Km。
所述第一光收发转换接口的个数为240个,对应接收240路雷达光信号,第一光复接设备、功率光纤放大器的个数均为5个,1个第一光复接设备的接收端与48个第一光收发转换接口的发送端相连,1个功率光纤放大器对应与1根单模光纤相连。
所述色散补偿器、前置光纤放大器、第二光复接设备的个数均为5个,1个色散补偿器对应与1根单模光纤相连,1个第二光复接设备的发送端与48个第二光收发转换接口的接收端相连,第二光收发转换接口的个数为240个,对应发送240路雷达光信号。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设有A、B两个机房,A、B机房之间传输距离80Km,实现240路850nm或1310nm光信号(电速率:1~10.3Gbps)的大带宽远距离传输;本系统分别通过五根单模光纤传输,实现240路光信号的传输业务,传输可靠性高;采用DWDM成熟技术,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以缩短设备生产周期,避免设计风险;第一、二光收发转换接口运用先进的技术,支持用户接入850nm/1310nm的光信号,节约系统成本,电速率支持1~10.3Gbps自适应,以更好满足项目的各种速率输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DWDM基本方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DWDM的宽带光纤雷达数据接入系统,包括用于对雷达光信号进行接收、光电电光转换、光复接的转换复用单元10,其接收端接收至少两路雷达光信号,其发送端通过单模光纤30与用于对雷达光信号进行解复接、光电电光转换的解复用转换单元20的接收端相连,解复用转换单元20的雷达光信号发送端作为系统输出端,如图2所示,所述转换复用单元10布置在A机房,所述解复用转换单元20布置在B机房,A机房与B机房之间的传输距离为80K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4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液态天然气潜液泵的低温泵池盖
- 下一篇:天然气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