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轴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4965.8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5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隆维拥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维拥 |
主分类号: | B60K25/08 | 分类号: | B60K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4082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轮轴 助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轮轴助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安装在各类车辆的车轮上借助车辆力量进行救援或辅助车辆行驶的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车辆使用十分普遍,车辆在行驶过程常常受到天气、道路的阻碍,例如:下雨天泥泞道路使得汽车车轮打滑无法脱困,下雪天因道路结冰湿滑汽车难以行驶,遇到松软、砂石道路阻挡汽车前进,因自然灾害使道路桥梁坍塌造成汽车前进困难等以及遇到人员掉到山下或者水里需要救援时,无法及时救援造成人员伤亡,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传统的助力装置机构复杂,部件较多,重量大、携带不便,经济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安装复杂、操作不便,助力装置重量或体积过大在使用过程中若是安装在汽车的前驱动轮上,汽车车轮转弯半径会受到影响。
目前,常见的汽车轮边救援器只适合汽车轮边救援器只适合轮胎螺丝钉外露的车辆,在目前绝大部分汽车轮胎螺丝钉都低于轮胎钢圈,再在加上很多轮胎钢圈螺丝钉与螺丝钉之间中间部分平坦的很少,汽车轮边救援器安装十分困难。而且汽车轮边救援器在实际使用中,当外面绞盘绞动绳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之下很容易扭断螺丝钉,降低汽车车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轮轴助力装置,克服了结构复杂、安装使用不便、经济成本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轮轴助力装置,该助力装置安装在车轮的轮轴上,包括多根连接丝杆、受力套、支撑盘、牵引绳、垫片、螺母,多根所述连接丝杆均匀分布在所述车轮表面的同一个圆周上,所述连接丝杆一端通过连接螺丝钉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轮上,所述连接丝杆远离所述车轮的一端上设有螺纹,每根所述连接丝杆上均套设有所述受力套,所述支撑盘放置在多根所述连接丝杆的中心且卡在所述受力套上,所述垫片套设在所述连接丝杆上且压住所述受力套,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连接丝杆远离车轮的一端上并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所述螺母压紧在所述垫片的表面上,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受力套靠近所述车轮的一端上,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铁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重量较小、携带方便,安装方便、通用性高,使用方便,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受力套为阶梯筒状结构,所述受力套套直径较大的一端抵住所述车轮,所述垫片套设在所述连接丝杆上且压住所述受力套直径较小的一端的端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受力套的两端直径不相同,大端与小端分界处形成阶梯面,有利于支撑盘的安放。
进一步,所述支撑盘的四周均匀设有多个凸出块,所述凸出块的数量与所述连接丝杆的数量相等,相邻的两个所述凸出块之间通过弧形曲面过渡,所述弧形曲面卡在所述受力套直径较大端与直径较小端分界处的阶梯面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支撑盘稳定的卡在阶梯面上,凸出块可以防止支撑盘脱离受力套。
进一步,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的端部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受力套上,且所述牵引绳绕着多个所述受力套一圈后再次固定在所述牵引绳端部固定的所述受力套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牵引绳绕着多个受力套一圈之后再进行固定有利于受力套受力更均匀,同时牵引绳连接也更牢固稳定,提高受力套和牵引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轴助力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轴助力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轴助力装置的受力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车轮,2、垫片,3、受力套,4、连接丝杆,5、支撑盘,6、牵引绳,7、铁杆,8、凸出块,9、弧形曲面,10、螺母,11、阶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维拥;,未经隆维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4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