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拔杯口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5292.8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1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必华;郭贤山;孟轩;王静;杨怀远;陈俊;高湛;陈寅;曹萍;李志;彭开军;王光平;刘素丽;夏正东;杨国富;林柏春;刘辉;张亚萍;周战;沈伟;杨关;周华强;何勇;张伟;李志刚;顾群;刘亮亮;彭敏文;郭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拔杯口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工程中的构架柱的固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拔的杯口基础,具体的讲是一种避免构架柱从杯口基础中拔出的抗拔的杯口基础。
背景技术
在输变电工程中,变电构架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水平力作用下构架柱将承受较大的拔力,而构架柱与基础连接一般采用杯口插入式,上部构架柱的拔力通过杯口内二次灌浆混凝土与杯壁之间的粘结力传递给杯口基础。
目前输变电工程常用的杯口基础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形,如图1所示,上部构架柱插入杯口基础中后,采用二次灌浆混凝土填充密实,这种杯口基础型式施工方便,适合承受以向下压力为主的装配式工业建筑结构的柱与基础连接。
但是,现有的这种杯口基础形状本身不能阻止二次灌浆混凝土从杯口中拔出,基础抗拔力主要通过二次灌浆混凝土与杯壁之间粘结力传递。并且,为保证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杯口内壁需凿毛洗净,且二次灌浆混凝土需采用无收缩细石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工作量大施工要求较高。如施工过程中杯壁清洗不干净或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二次灌浆混凝土与杯壁之间粘结不牢固,当构架拔力较大时,容易导致构架柱从基础杯口中拔出,影响结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杯口基础,能增加杯口基础对上部结构的锚固力,避免上部构架柱从杯口基础中拔出,且施工质量容易保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抗拔杯口基础,所述杯口基础为正锥形,上部架构柱插入所述杯口基础中,并采用二次灌浆混凝土填充密实,所述二次灌浆混凝土凝固后卡在所述杯口基础内。
进一步地,所述杯口基础的内壁模板采用不用拆除的GRC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杯口基础的内壁模板采用可拆卸式钢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杯口基础的内壁模板采用一次性木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杯口基础为正锥形是指所述杯口基础的形状为上小下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抗拔杯口基础,由于修改了基础杯口形状,荷载传递不再是通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而是通过二次灌浆混凝土与基础杯壁之间的物理挤压作用来传递,其抗拔承载力可以提高约1倍左右,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对二次灌浆混凝土与杯壁之间的粘结力没有要求,施工质量更容易保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杯口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杯口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修改杯口基础的形状,将杯口基础的形状由上大下小的倒锥形改为上小下大的正锥形,二次灌浆混凝土凝固后被卡在杯口内,荷载传递不再是通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而是通过二次灌浆混凝土与基础杯壁之间的挤压作用来传递,上部构架柱要想从基础杯口中拔出必须将基础杯壁混凝土剪坏,而杯壁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均远大于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因此本技术方案杯口基础的抗拔能力也远大于现有技术方案。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杯口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杯口基础为正锥形,上部架构柱插入所述杯口基础中,并采用二次灌浆混凝土填充密实,所述二次灌浆混凝土凝固后卡在所述杯口基础内。所述杯口基础为正锥形是指所述杯口基础的形状为上小下大。
对比图1和图2,可以看出,现有的倒锥形的杯口基础的破坏面是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接面,荷载传递是通过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强度较低;而本实用新型的正锥形的杯口基础的破坏面是混凝土的抗剪面,荷载传递是通过二次灌浆混凝土与基础杯壁之间的挤压作用传递,强度较高。
针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杯口基础上小下大的特点,为方便基础浇筑时杯口模板的拆除,杯口基础的内壁模板可以采用可拆卸式钢模板或一次性木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52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汽机组辐射段盘管组焊工作站
- 下一篇:一种筒体加强圈的装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