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升降系统的承重固定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6311.9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7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林;李雷;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源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5/00 | 分类号: | F16M5/00;F16M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升降 系统 承重 固定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重固定构件,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升降系统的承重固定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国际热核聚变项目(ITER)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ITER导体也逐步得到应用。在ITER导体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先将导体进行缩径,然后依次将导体进行预弯和收绕,以便进行检测和运输。导体在预弯和收绕的过程中,由于多机同步联动,设备之间一定存在不同步的因素,如:电机传动齿轮误差、各个主动传动节点轮径制造误差、升降系统大质量运动惯量等,这些误差将造成导体运动不同步,使设备受到损坏,导体受到损伤。
设计ITER导体收缆系统设备及工艺目的旨在解决上述导体运行不同步所带来的危险,从而实现对导体的连续性、均匀性的收绕,为ITER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此成套设备由收缆弹变安全保护机构、预弯机、多功能弧形台架、收缆筒、升降系统以及总控系统六大部分组成。其中升降系统部分,设置旋转平台直径5.6M,旋转平台平面与地面高度0.5M;设置平台升降高度5.6M:设置旋转平台承载重量36T;升降系统最高位置能承受:3T/M的弯矩,最低位置能承受:18T/M的弯矩,弯矩状态为逐渐增加并与收绕过程各主动机构的同步状态有关;升降平台最高位置设锁定机构,中间任意位置能可靠停止,最低位置支撑有减震机构,底部有1.7M维修空间;升降系统承载着收缆筒做旋转和下降运动完成导体的收缆。
升降系统的重轨,其直径大,重量很高,采用普通固定构件,设备利用率低,耗用材料多,且机械强度达不到要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结构固件来承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升降系统的承重固定构件,通过在底板上安装固定座,并在固定座上安装档杆的结构方式,能够有效承重并固定在水泥内,机械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保证了整个升降系统的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升降系统的承重固定构件,包括底板:底板前端具有三个定位孔,底板后端上部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焊接了两个直角固定块,固定座后端固定连接有两长一短三个挡杆,两个长挡杆分别装有加固钢条。
所述底板为合金钢板,所述固定座为L形角钢,所述挡杆为螺纹钢材料的T形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安装固定座,并在固定座上安装档杆的结构方式,能够有效承重并固定在水泥内,机械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保证了整个升降系统的稳定工作。固定座焊接了两个直角固定块,两个长挡杆分别装有加固钢条,对于固定构件结构本身起到加固作用,有效地增加了其机械强度和抗形变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中,1-加固钢条,2-挡杆,3-直角固定块,4-固定座,5-底板,6-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功能升降系统的承重固定构件,包括底板5:底板5前端具有三个定位孔6,底板5后端上部安装有固定座4,固定座4焊接了两个直角固定块3,固定座4后端固定连接有两长一短三个挡杆2,两个长挡杆分别装有加固钢条1程三角形,底板5为合金钢板,固定座4为L形角钢,挡杆2为螺纹钢材料的T形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源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源线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6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