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壤取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7830.7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4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贵;王晓琳;张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珒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技术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土壤取样器。
背景技术
土壤取样器是从事土壤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具,土壤取样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土壤结构分析、土壤内物质分布等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而土壤取样器是土壤样品采集的必需工具。
农业土壤取样涉及的传统土壤取样器为活塞式土壤取样器,活塞式土壤取样器为封闭或部分开口的柱状圆筒形结构,通过外力旋转、下压,然后反向取出取样管,通过活塞推杆将样品推出后将土柱切成需要的长度,从而达到研究土壤不同层次及其内物质分布的目的。但这种土壤采样器存在以下明显不足:1、取样管反复旋转、下压以及推杆反复推拉的过程必然造成土壤颗粒逐渐积累在圆形取样管的上端,加上圆形取样管是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所以其中累积的土壤颗粒不易取出,严重影响取样深度;2、干燥土壤一般在取样管内呈松散状态,出样比较顺利,但推杆推出过程中极易破坏土样结构,推出的样品很难与土壤原有结构吻合。针对活塞式土壤取样器的不足,提出了可打开的两个半圆形管的土壤取样器结构。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102680.X,申请日:2011 年03 月30 日,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土壤取样器。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土壤取样器,取样管由两个半圆形管组合而成,两个半圆形管之间通过凹槽和挂钩组合在一起。上述的凹槽和挂钩结构,导致土壤取样完毕后,两个半圆形管分离过程中是存在取样管轴向位移的,很容易造成土壤层次的错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110937.X,申请日:2013 年04 月01 日,公开日:2013年08月0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完全开裂式快捷生态土壤取样器。该申请案公开的土壤取样器,为两段式结构,下段的取样圆筒由两个半圆筒体组成,取样圆筒和上部的承插管帽之间通过圆柱销和插口实现卡接连接。上述的连接方式,取样圆筒的两个半圆筒体下端缺乏固接装置,旋转、下压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受力不均匀导致取样角度的倾斜甚至管体的变形,并且在硬质土壤取样中,由于经常需要往复转动土壤取样器,上述的卡接结构易出现松脱,操作不便利。
综上可以看出,现有的土壤取样器,无论是活塞式土壤取样器,还是可打开的两个半圆形管的土壤取样器,均存在使用不便、取样不精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操作便捷、取样精确的土壤取样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土壤取样器,包括固定管、取样管、握持横杆,固定管上固设有握持横杆,所述取样管由两个半圆形管体组成,两个半圆形管体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取样管为中空管状结构;还包括可转动连接部件,两个半圆形管体通过可转动结构部件连接,两个半圆形管体以可转动结构部件为轴转动,使取样管打开或闭合,所述的两个半圆形管体下端面设置有锯齿刃;其中一个半圆形管体固定连接在固定管的下端。
上述的土壤取样器中,所述的两个半圆形管体连接位置设置为相互交错配合的齿状结构。
上述的土壤取样器中,所述的可转动连接部件为铰链,沿半圆形管体的轴向设置在两个半圆形管体交接位置。
上述的土壤取样器中,所述的可转动连接部件为连接转轴,所述的连接转轴穿设在两个半圆形管体连接位置的齿状结构内。
上述的土壤取样器中,还包括连接带,所述的连接带设置在取样管上部的外周近固定管位置。
上述的土壤取样器中,所述的取样管外表面设有刻度。
上述的土壤取样器中,所述的取样管内周壁上还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凹槽,还包括限位盘,所述的限位盘能够放置在凹槽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主体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法与传统的土壤取样器基本相同,易于推广。
2、取样管为两个半圆形管体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两个半圆形管体能够以可转动结构部件为轴转动,实现取样管的打开或闭合。取样完毕后,转动半圆形管体打开取样管,此时获得的土层样本是完全与采样时的土层分布吻合、未经扰动过的,土壤剖面层次清晰,有利于保护土壤微生物格局和生物数量,取得的样本更加精确。
3、两个半圆形管体连接位置设置为相互交错配合的齿状结构,结合更加紧密,能够避免土层阻力较大时两侧半圆形管体发生错位的问题,提高取样管的整体强度,遇到较硬质的土壤时也可正常取样。
4、取样管外表面设有刻度,便于实现特定深度的精确取样,操作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7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