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管接头及马达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8240.6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7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高见泽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9/197 | 分类号: | H02K9/197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管接头 马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用于冷却马达的制冷剂穿过的冷却管接头以及具有冷却管接头的马达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用于对在驱动电动机等马达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热进行排热的马达冷却装置(例如,日本特开2010-268667号公报)。
马达冷却装置具有:冷却管,其供用于冷却马达的制冷剂穿过;以及冷却管接头,其用于容纳冷却管,并将冷却管连接于冷却夹套等构件。在这样的马达冷却装置中,存在有在组装了马达冷却装置之后,需要对自冷却管接头延伸出的冷却管的长度进行微调整的情况。
然而,在以往的冷却管接头中,由于利用焊接等将冷却管固定于冷却管接头,因此无法将冷却管从冷却管接头向外部拉出、或将冷却管压入冷却管接头的内部,无法对自冷却管接头延伸出的冷却管的长度进行微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接头用于容纳供用于冷却马达的制冷剂穿过的冷却管,该冷却管接头具有:基部,其具有用于容纳冷却管的第1贯通孔;按压构件,其具有与第1贯通孔相连通、并用于容纳冷却管的第2贯通孔,且被紧固于基部;变形构件,其具有与第1贯通孔和第2贯通孔相连通、并用于容纳冷却管的第3贯通孔,且配置于基部与按压构件之间;以及第1倾斜面,其相对于第3贯通孔的中心轴线倾斜。该第1倾斜面利用将按压构件紧固于基部的力与变形构件压接,使变形构件向靠近中心轴线的方向变形。
也可以是,变形构件具有与第1倾斜面面接触的第2倾斜面。
也可以是,第1倾斜面一体地形成于基部。
也可以是,基部具有以从面对按压构件的端面向内侧凹陷的方式设置的凹部,该凹部在底面包含第1贯通孔的开口,并将按压构件收纳在该凹部的内部。
也可以是,冷却管接头还具有配置于按压构件与变形构件之间的中间按压构件。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第1倾斜面一体地形成于中间按压构件。
也可以是,基部具有以从面对按压构件的端面向内侧凹陷的方式设置的凹部,该凹部在底面包含第1贯通孔的开口,并将按压构件和中间按压构件收纳在该凹部的内部。
也可以是,冷却管接头还具有紧贴于冷却管的周围的环构件,以防止制冷剂向冷却管接头的外部泄漏。也可以是,该环构件被收纳在形成于按压构件的环保持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中,马达冷却装置具有上述冷却管接头。
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使用焊接等而通过可逆地使变形构件弹性变形,能够将冷却管保持于冷却管接头,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调整自冷却管接头延伸出的冷却管的长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来说明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从而进一步明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冷却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冷却管接头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冷却管接头的分解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冷却管接头的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冷却管接头的分解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冷却装置10。马达冷却装置10是用于通过使制冷剂在马达M的周围流动而冷却马达M的装置。马达冷却装置10具有:多个冷却夹套11,其配置在马达M的周围;冷却管12,其连结于冷却夹套11;以及冷却管接头100,其用于将冷却管12连接于冷却夹套11。
冷却夹套11以围绕马达M的周围的方式在马达M上安装有多个。冷却夹套11在内部具有供制冷剂穿过的制冷剂通路(未图示),利用在制冷剂通路内流动的制冷剂来对从马达M产生的热进行排热。
冷却管12是供制冷剂在内部穿过的管状的构件,以使制冷剂在设置于马达M的外部的制冷剂供给装置(未图示)与冷却夹套11之间、以及两个冷却夹套11之间流动的方式进行连接。冷却管12与安装于冷却管接头100的辅助接头14连接。冷却管12经由辅助接头14和冷却管接头100连接于冷却夹套11,并与配置在冷却夹套11的内部的冷却管13(图2)相连通。如此一来,从制冷剂供给装置供给的制冷剂经由冷却管12和冷却管13在冷却夹套11的内部流动,从而对由马达M产生的热进行排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8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