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型预装式变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8655.3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6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祥;闻拥军;于忠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成祥 |
主分类号: | H02B7/06 | 分类号: | H02B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沈美英 |
地址: | 20016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预装 变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输变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35KV或35KV以上高电压等级、具有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方便和经济实用的安全型预装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预装式变电站,又称箱式变电站,是一种具有结构紧凑、配变电功能齐全、设置方便和使用灵活的特点,既可用作为固定式变电所,也可用作移动式变电所的简易型变配电装置。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城乡有确保正常供电要求的居民住宅区、街道、商场或工矿企业,以及有临时性供电需求的工地、码头、机场等场合。现有预装式变电站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主体包含有箱体1,设置在箱体1腔内的高压室2、变压器室3、低压室4,及设置在高压室2内的高压开关柜GK21、设置在变压器室3内的变压器BYQ31和设置在低压室4内的低压开关柜DK41,在高压开关柜GK21的电气输入端上固设有35kv或35KV以上高压电源进线接头XD211,电气输出端A212与变压器BYQ31的高压电气输入端B311间串连设置有位于高压室2内的高压熔断器5和位于变压器室3内的电缆或母排6。目前国内流行的预装式变电站按高压室2 、变压器室3 和低压室4的排列构式区分为如图2所示的“目”字型变电站和如图3所示的“品”字型变电站二种。它们的共同结构特点如图1所示。在高压室2的高压开关柜GK21内既设置有需要经常检测或更新的35kv或35KV以上高压熔断器5,同时又设置有平时均处于带高压电状态的35kv或35KV以上高压电源进线接头XD211。根据我国电气行业国家标准规定,对于诸如35kv电压等级的高压电气系统,在高压开关柜舱内如存在有可能触及的高压带电体,则高压开关柜的舱门均不允许随意打开,以免引发重大人身伤亡事故。而现有的这二种结构形式的35KV或35KV以上电压等级的预装式变电站,由于高压熔断器和平时均处于带高压电状态的35kv或35KV以上高压电源进线接头XD共处一室,显然是不妥的。虽然在检修或更新高压熔断器时可以通过控制高压开关柜GK和低压室开关柜DK的分闸使高压熔断器两端均不带电,但是位于高压开关柜GK下方电气输入端上的35kv或35KV以上高压电源进线接头XD始终处于与上级高压电源相连的带电状态,是一个事实上的“高压带电体”,所以在没有切断上级高压供电电源的情况下打开高压开关柜GK的舱门、以及进行任何检查、维修或更新高压熔断器的操作均属违章作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检修人员专程去切断上级高压供电电源,然后再打开高压室内高压开关柜GK的舱门、进行现场安全检修,既麻烦又浪费时间、还影响用电系统较长时间的正常供电,除会导致产生较高的维护保养成本外,还会给用电系统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此外,还由于是异地远距离配合性作业,万一在时间上或动作配合上不协调或出差错时往往仍然会导致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由上可见,现有结构形式的预装式变电站总体结构欠合理、检修不方便,存在无法克服的安全隐患,从实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角度考虑均欠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结构形式的预装式变电站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相对比较合理、检修方便且省时、省力的安全型预装式变电站。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型预装式变电站主体包含有箱体,设置在箱体腔内的高压室、变压器室、低压室、及设置在高压室内的高压开关柜GK、设置在变压器室内的变压器BYQ、设置在低压室内的低压开关柜DK, 固设在高压开关柜GK的电气输入端上的35kv或35KV以上高压电源进线接头XD, 串连设置在高压开关柜GK的电气输出端A和变压器BYQ的高压电气输入端B之间的高压熔断器和电缆或母排,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熔断器主体设置在变压器室内,其一端穿越高压室的穿墙套管与所述的高压开关柜GK的电气输出端A相连,另一端直接与变压器BYQ的高压电气输入端B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成祥,未经何成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8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