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路器机械脱扣检测装置的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8821.X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8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薛长今;薛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博骏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4 | 分类号: | G01R1/14;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机械 检测 装置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开关断路器的测试。
背景技术
一般断路器开关的脱扣机构是一套连杆装置。当主触点通过操作机构闭合后,就被锁钩锁在合闸的位置。如果电路中发生故障,则有关的脱扣器将产生作用使脱扣机构中的锁钩脱开,于是主触点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分断。按照保护作用的不同,脱扣器可以分为过电流脱扣器及失压脱扣器等类型。
断路器测试台是完成对断路器断路实践的测试,可以检测延时和非延时型漏电断路器的动作时间和电流。它能够根据标准规定判断测量到的动作时间是否正确。现有技术中断路器测试台包括断路器安置台、断路器夹具、接线柱触点、用于驱动断路器手柄的驱动机构。在测试过程中,测试台会模拟电路中会发生的故障情况,检测断路器能达到自动跳闸,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在断路器跳闸后,一般通过驱动机构推动断路器的手柄使得断路器重新合闸以达到通路状态;传统的驱动机构为带有连杆气缸,通过控制气缸中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带动连杆,驱动断路器开关复位。
气缸通过气压传动,将压缩气体产生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而通入气缸的气压是从生产车间中取得,气压常常可达到好几十兆帕,在此气压下所转换的机械能对断路器开关造成巨大冲击,,可能造成破坏断路器开关按钮的危险;同时当断路器安置在与标准有所偏差的位置时,断路器将可能因气缸所产生的巨大冲击而损坏整个断路器,因此有必要设置一种可削弱该冲击力的阻尼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机械脱扣检测装置的驱动机构,该种驱动机构能够削弱推杆对断路器手柄的冲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机械脱扣检测装置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气缸、与气缸的输出端联动的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蠕性阻尼机构,该机构包括阻尼连杆和用于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安装架,该安装架内设置线性阻尼机构和非线性阻尼机构,阻尼连杆一端穿设入安装架,并与非线性阻尼机构联动连接,阻尼连杆相对安装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推杆抵触连接的阻尼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阻尼挡板距离推杆具有一定距离,当推杆靠近断路器手柄时,阻尼挡板阻挡推杆靠近断路器,然后通过阻尼连杆,联动非线性阻尼机构,从而削弱推杆对断路器手柄的冲击,通过线性阻尼机构和非线性阻尼机构相互并联使用,这种并联式阻尼机构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可以起到很好的衰减冲击力效果,当受到冲击力时,由于非线性阻尼机构使得并联的线性阻尼机构不会马上发生形变,在受到冲击力后,非线性阻尼机构逐步形变,线性阻尼机构也逐渐被形变,在气缸克服阻尼使推杆完成开启断路器开关后,由于线性阻尼机构的设置,在变形量较大的情况下,产生较大的回复弹力,但由于非线性阻尼机构的特性,使得阻尼挡板缓慢移动,恢复到最初状态,因此整体阻尼机构的不会立刻回弹,避免造成机械振动或因反弹力而造成人员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性阻尼机构包括顶板和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底板,顶板、底板和阻尼连杆同轴设置,所述弹簧和非线性阻尼机构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底板跟顶板,所述阻尼连杆贯穿安装架并固定在顶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为典型的线性减震材料,弹簧形变的程度与所受的力呈线性关系,而非线性阻尼机构受力后,不会马上发生形变,而是在一定时间以后才会发生形变,当推杆与阻尼挡板抵触时,在开始时,非线性阻尼机构可以抵挡较大的冲击力,而后推杆所承受的非线性阻尼机构所提供阻力力逐渐减少,通过弹簧阻尼限制,使推杆在卸去冲击力后柔和地对断路器开关进行驱动,而当推杆收回后,蠕性阻尼机构再通过弹簧回到初始阻尼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非线性阻尼机构包括壳体、顶盖、压板、中心轴,所述壳体与顶盖密封连接,顶盖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压板设置在壳体内,压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中心轴一端穿设入安装孔并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另一端与顶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阻尼挡板受力时,通过阻尼连杆带动与顶板连接的限位板,从而带动与中心轴连接的压板在壳体与顶盖形成的空间里移动,由于空腔内充满硅油,对于压板阻力,使压板难以短时间内产生较大位移,而压板上设置有通孔,硅油会流过通孔,到压板的另一边,当硅油开始流动,压板在腔内即可轻松移动,这种结构可以大幅度减少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壳体内的硅油从通孔处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博骏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博骏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88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电能表壳体
- 下一篇:气动式无光无干扰源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