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刚性可循环利用的梁侧模板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9041.7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1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启文;金学胜;程群;史后义;刘芳玲;黎争;宋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性 循环 利用 模板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用于固定梁模板的刚性可循环利用的梁侧模板夹具。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一般采用模板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但在模板工程中梁模板的底端在混凝土浇筑后受混凝土自重影响容易发生涨模变形,导致浇筑的梁变形,影响工程质量。针对这一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在梁模板的底部用步步紧或者木方对其进行固定,然而传统的步步紧的固定面窄、安全系数低、适用范围不广,而且木方加固又费时费力,导致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刚性可循环利用的梁侧模板夹具,从而达到方便快捷的进行梁底模板的固定,防止梁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后侧模的涨模变形,而且模板夹具可循环利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刚性可循环利用的梁侧模夹具,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导轨和拉杆,其中,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平行设置,导轨垂直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并设置于其间,导轨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第一夹板的底端与导轨的第一末端固定连接,第二夹板的底端设置有供导轨的第二末端插入的导轨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分别设置有互相对应的第一拉杆孔和第二拉杆孔;拉杆为两端具有螺纹的钢筋,拉杆穿过第一拉杆孔和对应的第二拉杆孔并且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位于第一夹板外侧的拉杆上焊接螺帽和垫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拉杆通过第一调节螺帽与第一夹板连接,第一调节螺帽设置于第一夹板外侧,第一调节螺帽和第一夹板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对于以上实施例,拉杆通过调节第二螺帽与第二夹板连接,第二调节螺帽设置于第二夹板外侧,第二调节螺帽和第二夹板之间还设置有垫片,从而可以方便的通过第二调节螺帽调节该梁侧模夹具的松紧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拉杆孔和第二拉杆孔为圆形孔,从而便于根据梁高调整拉杆的位置以使得该梁侧模夹具可用于不同高度的梁,方便施工。
导轨孔为与导轨截面形状配合的矩形孔,从而便于导轨插入。
为了制造方便,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板采用角钢。
第二夹板采用方钢管。另外,第一夹板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拉杆孔。
相邻的第一拉杆孔的间距为5-1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梁侧模夹具适用于模板工程梁侧模加固,可防止梁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后模板侧模的涨模变形,并且采用导轨和可调节高度的拉杆,达到适用性强,可反复周转使用;采用调节螺帽,达到使用快捷简便的目的,从而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梁侧模夹具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梁侧模夹具的左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梁侧模夹具的右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梁侧模夹具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刚性可循环利用的梁侧模夹具,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导轨3和拉杆4,其中,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平行设置,导轨3垂直于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并设置于其间,导轨3具有相对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第一夹板1的底端与导轨3的第一末端固定连接,用于提供刚性连接,从而在施工中便于迅速固定夹具;第二夹板2的底端设置有供导轨3的第二末端插入的导轨孔22,该导轨孔22使得施工中第二夹板2只能垂直于导轨3且只能在平行于导轨3的方向上移动,且只需调节一侧的第二夹板2即可方便快速的固定待夹紧的宽度;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上分别设置有互相对应的多个第一拉杆孔11和第二拉杆孔21;拉杆4为两端具有螺纹的钢筋,拉杆4穿过第一拉杆孔11和对应的第二拉杆孔21并且与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9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屏蔽铜箔点焊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铁矿粉投机烧结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