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机绞织开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9507.3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0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刚;刘培德;吴海艳;赵付斌;纪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5/00 | 分类号: | D03C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机 开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织机绞织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绞织织物如纱窗、工业绞织布等是一种特殊织物,如附图1所示,其中,横向的为纬纱,纵向的为经纱,一层经纱始终在织物的上层,另外一层经纱则始终在下层,在相邻两纬纱之间经纱形成交叉,相邻两根经纱左右位置一纬一交换,现有的绞织织物在剑杆织机上织造较多,其开口装置大都采用纱罗绞织综丝或针排的方法,织机转速较低,适织网格密度范围较小,容易错花,易损件较多,无法适应用户对织造设备高速、高效、高质量的使用要求。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织机绞织开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织机绞织开口装置,包括综框机构、驱动装置、导向机构及传动机构,综框上梁和综框下梁,综框上梁包括第一上综框和第二上综框,综框下梁包括第一下综框和第二下综框,第一上综框和第一下综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二上综框和第二下综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上综框和第一下综框之间沿横向均匀排布有若干个第一绞织筘,第二上综框和第二下综框之间沿横向均匀排布有若干个与第一绞织筘位置相对的第二绞织筘,第一、第二绞织筘均包括上筘梁和下筘梁,上、下筘梁之间设置有多个片状全筘齿,相邻两全筘齿之间设置有半筘齿,半筘齿上设置有穿纱孔,各片状全筘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上筘梁和下筘梁上,第一绞织筘的半筘齿的上端焊接在上筘梁上、下端悬空,第二绞织筘的半筘齿的下端焊接在下筘梁上、上端悬空,第一绞织筘的半筘齿朝上或朝下,第二绞织筘的半筘齿的朝向与第一绞织筘的半筘齿的朝向相反,驱动装置包括带动第一上、下综框做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部、带动第二上、下综框做左右运动的第二驱动部及带动第二上、下综框做上下运动的第三驱动部,第一、第二及第三驱动部均与织机主轴相连,织机每转动一圈,第一上、下综框及第二上、下综框同步上下运动往复一次,织机每转动两圈,第二上、下综框左右运动往复一次。
所述第一、第二及第三驱动部均为凸轮机构,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凸轮摇臂及两个共轭的第一凸轮,第一凸轮摇臂上设置有两个第一从动轮,一个第一凸轮对应驱动一个第一从动轮;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凸轮摇臂及两个共轭的第二凸轮,第二凸轮摇臂上设置有两个由第二凸轮驱动的第二从动轮,一个第二凸轮对应驱动一个第二从动轮;第三驱动部包括第三凸轮摇臂及两个共轭的第三凸轮,第三凸轮摇臂上设置有两个第三从动轮,一个第三凸轮对应驱动一个第三从动轮,第一、第二、第三凸轮摇臂套置在同一根凸轮摇臂轴上且三者均可绕该凸轮摇臂轴转动,凸轮摇臂轴设置在织机机架上;第一、第二及第三凸轮套置在同一根凸轮轴上,且第二凸轮位于第一凸轮和第三凸轮之间,凸轮轴与织机的主轴相连,第一凸轮摇臂在第一凸轮的驱动下、第二凸轮摇臂在第二凸轮的驱动下、第三凸轮摇臂在第三凸轮的驱动下均可进行往复运动,织机主轴每转一圈,第一、第三凸轮摇臂往复运动一次,织机主轴每转两圈,第二凸轮摇臂往复运动一次。
所述第一驱动部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上、下综框相连,当两个第一凸轮转过90°时,第一上、下综框从初始位置上升至最高点,当两个第一凸轮转过180°时,第一上、下综框下降至初始位置,当两个第一凸轮转过270°时,第一上、下综框从初始位置上升至最高点,当两个第一凸轮转过360°时,第一上、下综框下降至初始位置;第二、三驱动部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上、下综框相连,第三凸轮的结构与第一凸轮的结构相同,当两个第三凸轮转过90°时,第二上、下综框从初始位置上升至最高点,当两个第三凸轮转过180°时,第二上、下综框下降至初始位置,当两个第三凸轮转过270°时,第二上、下综框从初始位置上升至最高点,当连个第三凸轮转过360°时,第二上、下综框下降至初始位置,当第二凸轮转过180°时,第二上、下综框从初始位置横向移动至最左侧,当第二凸轮转过360°时,第二上、下综框从最左侧横向移动至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95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轴式公路自动衡
- 下一篇:新型户外GIS配电装置的垂直出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