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涡流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9762.8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6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滕佰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涡流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柔性涡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由于发动机长期在过载、大机动、频繁起停、环境恶劣等状态下工作,尤其是曲率大较大部位,往往是整个零件应力比较集中部位,成为整个零件最容易出现裂纹关键部位。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缺陷检测出来,将威胁发动机试车,飞机飞行安全。
目前应用在发动机零件表面无损检测技主要有,渗透检测、磁粉检测、内窥检测和涡流检测。渗透检测主要应用于表面开口缺陷,磁粉检测主要应用于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随着航空发动机使用的高温合金和钛合金增多,磁粉检测的应用越来越少。内窥探伤技术只能发现检测对象表面的宏观缺陷,无法检测细微缺陷和表面下缺陷,涡流检测可以检测出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涡流检测复杂曲面零件时,使用传统的涡流传感器。由于传感器和曲面不能很好的耦合,引起提离效应。会引起涡流检测仪器虚假显示或错误报警,对检测结果误判或对缺陷漏检。
针对传统涡流圆柱传感器检测复杂曲面零件时密贴性差、提离干扰严重的问题,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特提供了一种柔性涡流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涡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涡流传感器,包括柔性基底1,线圈2;
其中:柔性基底1为上层11和下层12,上层11和下层12紧密贴合在一起,线圈2位于两层的中间位置;
上层11的下部带有条状凸起结构111,条状凸起结构111的顶端带有圆柱状凸起结构112,下层12上带有凹槽,线圈2的线布置在凹槽内,并通过条状凸起结构111和圆柱状凸起结构112顶紧固定。
所述的条状凸起结构111的侧面为弧面,与下层12上的凹槽侧壁紧密挤压贴合。
柔性涡流传感器基底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可自由弯曲、折叠,采用塑料、尼龙等柔性材质制成。柔性线圈使用非铁磁性材料并且具有柔性和抗折叠的铜丝,线圈采用高强度漆包线螺旋式缠绕,整齐、平稳、对称。绕制好的线圈电阻、电感等特性经过测量。确保传感器能与复杂外形曲面紧密贴合或者保持相对位置稳定,因此适用于复杂曲面结构缺陷检测。
利用涡流检测原理,通过设计柔性涡流传感器,可以检测出复杂曲面零件表面及近表面缺陷。例如发动机风扇转子叶片凸肩和叶身转接处位置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发动机高压涡轮盘榫糟内的缺陷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涡流传感器,针对不同零件和不同使用需求。制作不同尺寸和频率的涡流传感器。此项研究对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和特种设备等工业领域的复杂曲面工件的涡流检测具有很大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柔性涡流传感器整体示意图;
图2为柔性涡流传感器内部局部示意图;
图3为柔性涡流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涡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涡流传感器,包括柔性基底1,线圈2;
其中:柔性基底1为上层11和下层12,上层11和下层12紧密贴合在一起,线圈2位于两层的中间位置;
上层11的下部带有条状凸起结构111,条状凸起结构111的顶端带有圆柱状凸起结构112,下层12上带有凹槽,线圈2的线布置在凹槽内,并通过条状凸起结构111和圆柱状凸起结构112顶紧固定。
所述的条状凸起结构111的侧面为弧面,与下层12上的凹槽侧壁紧密挤压贴合。
柔性线圈使用非铁磁性材料并且具有柔性和抗折叠的铜丝,线圈采用高强度漆包线螺旋式缠绕,整齐、平稳、对称。绕制好的线圈电阻、电感等特性经过测量。确保传感器能与复杂外形曲面紧密贴合或者保持相对位置稳定,因此适用于复杂曲面结构缺陷检测。
利用涡流检测原理,通过设计柔性涡流传感器,可以检测出复杂曲面零件表面及近表面缺陷。例如发动机风扇转子叶片凸肩和叶身转接处位置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发动机高压涡轮盘榫糟内的缺陷检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涡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涡流传感器,包括柔性基底1,线圈2;
其中:柔性基底1为上层11和下层12,上层11和下层12紧密贴合在一起,线圈2位于两层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9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中的精密分流器
- 下一篇:一种药液PH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