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冲压模具上的斜楔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9782.5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2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范涛;王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B21D2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何宜章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模具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到冷冲压成型模具领域,特别是作为大型冷冲压模具上为避免因斜楔结构较重而产生较大噪音的一种冷冲压模具上的斜楔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冲压件的侧修边或侧整形模具的生产及制作中,关于斜楔机构的设计和制造中一般采用的驱动结构形式是传统的斜楔驱动形式。这种传统驱动结构因能很好满足冷冲压要求且具有易于制造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当前侧修边和侧整形冷冲压模具上所使用的基本上都是这种传统斜楔驱动结构形式。然而,在一些因斜楔驱动角度而导致斜楔驱动力较大的冷冲压模具中,这种传统的斜楔驱动结构会有两种缺陷发生:在斜楔驱动开始工作的时候,接触到的驱动斜楔本体运动的驱动面面积小,导致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驱动力过大,非常容易导致斜楔驱动导板发生磨损,降低了斜楔驱动机构整体的使用寿命;同时较大的冲击力在现有驱动面积上往往容易产生较大的生产噪音。这些缺陷使得这种传统斜楔驱动机构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冷冲压模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创新的对传统斜楔驱动机构进行改进,通过在传统斜楔驱动机构上创新设计驱动导板结构,形成一种全新的斜楔驱动机构,在应用于冷冲压模具上时,一方面通过增加驱动接触面积,大大减少了驱动导板开始工作时在单位面积上收到的驱动冲击力,从而改善了因驱动冲击力给导板表面带来的拉毛现象,提高了驱动导板以及整个斜楔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改变驱动导板在不同阶段的受力形式,有效降低了冷冲压模具生产中产生的噪音,这些技术效果大大促进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斜楔驱动机构在各类冲压模具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冲压模具上的斜楔驱动机构,包括斜楔驱动块1、斜楔本体2和背托导滑本体3,所述斜楔驱动块1和斜楔本体2滑动设置于所述背托导滑本体3上,在所述斜楔本体2上并列设置有主驱动导板4和辅助驱动导板5,所述主驱动导板4和辅助驱动导板5之间形成5-15度的夹角,所述辅助驱动导板5的面积小于所述主驱动导板4的面积,且所述辅助驱动导板5的上顶边高度超出所述主驱动导板4的上顶边高度,使得工作时所述斜楔驱动块1先接触所述辅助驱动导板5预定长度后再接触所述主驱动导板,同时在所述斜楔驱动块接触到所述主驱动导板后便与所述辅助驱动导板5相分离。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楔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斜楔驱动块1与斜楔本体2通过斜切面接触,所述斜楔本体2的斜切面包括主驱动面和辅助驱动面,所述主驱动面和辅助驱动面并列设置,所述辅助驱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主驱动面的面积,所述主驱动面和辅助驱动面之间形成5-15度的夹角,所述主驱动面和辅助驱动面的上顶边平齐,且所述主驱动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小于所述辅助驱动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所述主驱动导板4设置于所述主驱动面上,所述辅助驱动导板5设置于所述辅助驱动面上,所述辅助驱动导板5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大于所述主驱动导板4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楔驱动机构,其中所述辅助驱动导板5的上顶边与辅助驱动面的上顶边平齐,所述主驱动导板4的上顶边与所述主驱动面的上顶边间距50mm以上。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楔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斜楔驱动块1的斜切面上设置有斜楔驱动导板6,工作时所述斜楔驱动导板6先接触所述辅助驱动导板5预定长度后再接触所述主驱动导板,同时在所述斜楔驱动导板6接触到所述主驱动导板后便与所述辅助驱动导板5相分离。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楔驱动机构,其中所述主驱动导板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主驱动面上,所述辅助驱动导板5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辅助驱动面上,所述斜楔驱动导板6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斜楔驱动块1的斜切面上。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楔驱动机构,其中所述主驱动导板、辅助驱动导板和斜楔驱动导板均具有平板状结构。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楔驱动机构,其中所述主驱动导板4和辅助驱动导板5之间形成10度的夹角,且所述辅助驱动导板5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大于所述主驱动导板4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楔驱动机构,其中所述斜楔本体2在所述背托导滑本体3上沿第一方向滑行,所述斜楔驱动块1在所述背托导滑本体3上沿第二方向滑行,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楔驱动机构,其中所述背托导滑本体3具有L型结构,所述斜楔本体2滑动连接于L型结构的水平台面上,所述斜楔驱动块1沿L型结构的竖直方向滑行,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9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门导管成型模具冷却用外膜具
- 下一篇:外架上弯梁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