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外用急救安全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9886.6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全民 |
主分类号: | B60R21/01 | 分类号: | B60R21/01;B60S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种道北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外用 急救 安全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外用急救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安全气囊仅仅普遍应用在汽车内部,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对汽车内的驾乘人员起到紧急保护的作用,但当车辆涉水、落水或被洪水淹没时,对驾乘人员则起不到救护的作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暴雨或突发洪水,或车辆失控突然落水,导致车辆被淹没时,经常发生车辆门打不开的情况,极易发生车内人员伤亡的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一旦驾驶员发现汽车将要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驾驶员通常只能通过刹车来避免事故的发生,然而当汽车行驶速速度较大时,汽车巨大的惯性依然会导致碰撞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外用急救安全气囊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车内有应急电源,在汽车的底部设置若干个浮力气囊,当汽车涉水、落水或被洪水淹没时,如果一旦有水进入到车内,立即触发浮力气囊打开,使得汽车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保证了汽车门能够顺利打开,避免了发生车内人员伤亡的事故,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在汽车的前部设置缓冲气囊,当汽车将要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时,能够立即触发缓冲气囊打开,缓冲气囊能够起到吸收撞击能量的作用,有效的减少对车辆以及车内驾乘人员的伤害,避免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外用急救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沿汽车底盘圆周间隔设置在汽车底盘上的若干个浮力气囊盒,在每个浮力气囊盒的外侧壁上均水平设有一浮力气囊出口,在每个浮力气囊盒内均设有一浮力气囊,每个浮力气囊的充气口均与设置在浮力气囊盒内的浮力气囊气体发生器相连,每个浮力气囊气体发生器均与一设在车内的控制装置相连,在车体内部的车底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相连;在汽车的前部设有缓冲气囊盒,在缓冲气囊盒的前侧水平设有一缓冲气囊出口,在缓冲气囊盒内设有一缓冲气囊,缓冲气囊的充气口与设置在缓冲气囊盒内的缓冲气囊气体发生器相连,缓冲气囊气体发生器与控制装置相连,在车体的前部设有一缓冲气囊触发装置,缓冲气囊触发装置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缓冲气囊触发装置为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缓冲气囊触发装置包括一设置在车体前部的悬臂杆安装座,在悬臂杆安装座的前侧铰接有若干根悬臂杆,在每根悬臂杆的外端均设有一接触式传感器,每个接触式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在汽车的底部设置若干个浮力气囊,当汽车涉水、落水或被洪水淹没时,如果一旦有水进入到车内,立即触发浮力气囊打开,使得汽车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保证了汽车门能够顺利打开,避免了发生车内人员伤亡的事故,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在汽车的前部设置缓冲气囊,当汽车将要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时,能够立即触发缓冲气囊打开,缓冲气囊能够起到吸收撞击能量的作用,有效的减少对车辆以及车内驾乘人员的伤害,避免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图5为图3中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浮力气囊盒,2、浮力气囊出口,3、浮力气囊,4、浮力气囊气体发生器,5、缓冲气囊盒,6、缓冲气囊出口,7、缓冲气囊,8、缓冲气囊气体发生器,9、悬臂杆安装座,10、悬臂杆,11、接触式传感器,12、液位传感器,13、红外测距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全民,未经李全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9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建筑光伏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汽车前散热器面罩格栅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