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式背负翼形喷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9896.X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4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白文斌;董良利;范娜;曹昌林;彭之东;赵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5B9/08 | 分类号: | B05B9/08;B05B13/02;A01M7/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306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背负 翼形 喷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生产喷雾器的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生产上喷雾器广泛用于农作物的播前、苗前土壤处理、化学处理草害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小型手动或电动喷雾机,药液箱容积16L。当在裸露地表或地表农作物低于120cm时,田间作业相对便利,喷施效果较好。但当农作物在灌浆期等生长后期时,中高秆农作物高度均大于120cm,此时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或叶面肥喷施作业时,若仍采用现有小型喷雾机喷施作业,则存在作业效率低,田间喷施效果差,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但如果采用机动大中型喷雾机喷施,仅适合于大型流转地块,农民个体租用不方便。虽然已经有采用无人机进行中高秆农作物后期的病虫害防治田间作业,但针对我国个体农户种植的现状,现实应用中小地块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适应中高秆农作物使用,能够调整高度的可折叠式背负翼形喷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折叠式背负翼形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管、喷雾嘴,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支架、立管夹、支撑杆;
所述的喷雾管由两根喷雾立管、两根喷雾横管、活动弯头或软接管、三通、连接管构成;其中:通过三通将两根喷雾立管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而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喷雾器的桶体连接;
所述的喷雾立管与喷雾横管通过活动弯头或软接管连接;所述的立管夹将两根喷雾立管并排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支撑杆分别铰接在喷雾立管与喷雾横管上;所述的喷雾立管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支架上,支架装于喷雾器的桶体上; 所述的喷雾嘴有若干个,并装在喷雾横管上。
所述的支撑杆由两节构成并铰连接,在两节支撑杆合并处装有一个卡圈。
所述的喷雾横管包括喷雾横管一段与喷雾横管二段,并通过喷雾横管的折叠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喷雾嘴与支架立面之间夹角α为50°~60°。
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式背负翼形喷雾装置,在现有小型喷雾器的基础上,直接加装即可实现在中高秆农作物后期进行田间病虫害防治和叶面肥喷施,有效提高喷施效果,降低农民田间作业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喷雾器的桶体安装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两节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型喷雾横管的折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可弯曲卡环型喷雾横管的折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喷雾立管;3-喷雾横管;3-喷雾横管一段;3-喷雾横管二段;4-活动弯头或软接管;5-喷雾嘴;6-喷雾立管与支架的固定装置,如卡箍、铅丝等;7-三通;8-立管与药液桶的连接管;9-立管夹;10-支撑杆;11-喷雾器的桶体;12-喷雾横管的折叠装置;12-1-可拉伸的软管;12-2-套管;12-3-可弯曲卡环;13-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实用新型的可折叠式背负翼形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管、喷雾嘴5、一个支架1、立管夹9、支撑杆10;所述的喷雾管由两根喷雾立管2、两根喷雾横管3、活动弯头或软接管4、三通7、连接管8构成;其中:通过三通7将两根喷雾立管2与连接管8的一端连接,而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喷雾器的桶体11连接;所述的支架1为多根横杆的框形结构。
所述的喷雾立管2与喷雾横管3通过活动弯头或软接管4连接;所述的立管夹9将两根喷雾立管2并排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支撑杆10分别铰接在喷雾立管2与喷雾横管3上;抽出支撑杆10一端的铰销,可折起支撑杆10、喷雾立管2与喷雾横管3。
所述的喷雾立管2通过固定装置6固定在支架1上,其固定装置6为卡箍、铅丝等;支架1装于喷雾器的桶体11上。通过调整喷雾立管2在支架1上横杆固定点,可实现其在与喷雾器的桶体的向上伸出高度的调整。
所述的喷雾横管3包括喷雾横管一段3-1与喷雾横管二段3-2,并通过喷雾横管的折叠装置12相连接。所述的喷雾嘴5有若干个,并均匀分布装在喷雾横管3-1和喷雾横管3-2上,其喷雾嘴5与支架1立面之间夹角在5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98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