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致防窥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0339.X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勇;朱文峰;杨忠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3/1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致防窥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保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防窥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能够让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它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提高了工作效果、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项目,然而,人们使用电子产品同时,由于屏幕可视角较大,一些机密性的信息、帐号、密码等,很容易引起人们偷窥,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因此,在公共场合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目前市场上虽有防窥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个人隐私,但此类防窥膜普遍具有透光率差、防窥功能不能调节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致防窥膜,具有透光率高、防窥功能可调性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致防窥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护膜层、第一胶层、硬化层、第一主膜层、电致变色层、第二主膜层、第二胶层和剥离层,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上表面、下表面之间连接有电极。
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多个百叶窗单元,百叶窗单元外填充有光固化树脂层,每个百叶窗单元由第一TC透明导电层、EL离子导体层、EC电致变色层、CE离子储存层和第二TC透明导电层依次叠成。
其中,所述第一TC透明导电层、第二TC透明导电层均为氧化铟锡导电层或聚噻吩导电层,所述第一TC透明导电层、第二TC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50-150nm、表面电阻为500-1000Ω。
其中,所述EL离子导体层为凝胶电解质导体层,EL离子导体层的厚度为1-100μm。
其中,所述EC电致变色层为IrOx变色层,所述EC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500nm-50μm。
其中,所述CE离子储存层为普鲁士蓝储存层,所述CE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为1-100μm。
其中,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呈矩形,多个百叶窗单元格平行排列于所述第二主膜层上。
其中,相邻两个百叶窗单元的间隔为20-100μm,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厚度为30-175μm,每个所述百叶窗单元的宽度为12-70μm。
其中,所述护膜层的厚度为30-100μm,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8-30μm,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2-10μm,所述第一主膜层的厚度为50-300μm,所述第二主膜层的厚度为50-300μm,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2-250μm,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10-60μm,所述剥离层的厚度为20-100μm。
其中,所述第一主膜层、所述第二主膜层、所述护膜层和所述剥离层均为PET基材层,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均为有机硅压敏胶层,所述硬化层为光固化树脂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致防窥膜,具有透光率高,防窥功能的可调性。在易偷窥的环境下可以通过电极开关的启动,使保护膜电致变色具有防窥的功能;安全的环境下可通过关闭电极,取消防窥的功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致变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
1—护膜层 2—第一胶层
3—硬化层 4—第一主膜层
5—电致变色层 51—百叶窗单元
511—第一TC透明导电层 512—EL离子导体层
513—EC电致变色层 514—CE离子储存层
515—第二TC透明导电层 52—光固化树脂层
6—第二主膜层 7—第二胶层
8—剥离层 9—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致防窥膜,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护膜层1、第一胶层2、硬化层3、第一主膜层4、电致变色层5、第二主膜层6、第二胶层7和剥离层8,所述电致变色层5的上表面、下表面之间连接有电极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03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