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炒面食品烘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0377.5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7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士欣;许荣政;李奇;张红阁;申立明;赵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士欣 |
主分类号: | A23L1/01 | 分类号: | A23L1/01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32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炒面 食品 烘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制机,具体涉及一种炒面食品烘制机。
背景技术
炒面是一种具有古老历史的方便食品,但传统工艺比较落后和粗放,只是把原粮在锅内翻炒后磨面而成,既劳动强度大,又不卫生,更不具有工业化商品形象。现有类似炒货食品所用机械设备多为机动平底锅,虽然劳动强度和产量有了很大改善,但仍不具备大规模生产需要,特别是不能自动化流程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炒面食品烘制机,利用该烘制机能够对炒面食品进行自动化烘炒,且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卫生条件达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炒面食品烘制机,包括机架,在所述机架上的上部设螺旋滚筒式进料筒,在进料筒的下部设至少一个螺旋滚筒式干燥筒组成的脱水干燥区,在脱水干燥区的下部设螺旋滚筒式散热筒,进料筒与干燥筒、干燥筒与散热筒间沿物料流动方向通过导料管连接;干燥筒内所设的热风喷管通过热源连接管道与热源连接,干燥筒内所设的排湿管与循环引风机连接;进料筒内的喷风管与循环引风机连接;散热筒内的冷风喷管与冷风机连接。
所述脱水干燥区内的干燥筒为三个,相邻干燥筒间沿物料流动的方向端部间通过导料管连接。
在所述热风喷管伸出到干燥筒外部的管道上设温度和风量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炒面食品烘制机,由于在机架上设有进料区、脱水干燥区和冷风散热区,物料经进料筒进入脱水干燥区内的干燥筒后,在流动的过程中在对向热风和受热筒壁的共同作用下而脱水干燥,产生的湿热被设在筒内上部的排热管通过循环风机引出送入进料滚筒与湿物料接触而循环利用后排出。干燥后的物料经过散热筒排出,实现了对炒面食品料的自动烘制作业。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卫生条件能够达标,具备大规模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炒面食品烘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螺旋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炒面食品烘制机的结构作具体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炒面食品烘制机的结构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上部设螺旋滚筒式进料筒1组成的进料区,在机架上进料区的下方设脱水干燥区,脱水干燥区由三个螺旋滚筒式干燥筒2,3,4组成,当然,根据需要,脱水干燥区也可设为其它数量的螺旋滚筒式干燥筒,如一个或数个干燥筒等,在脱水干燥区的下方设螺旋滚筒式散热筒5组成的冷风散热区。在进料筒1的进料端开设进料口11,在进料筒1的出料端与干燥筒2的进料端之间连设导料管12,在干燥筒2的出料端与干燥筒3的进料端之间连设导料管12,在干燥筒3的出料端与干燥筒4的进料端之间连设导料管12,在干燥筒4的出料端与散热筒5的进料端之间也连设导料管12,在散热筒5的出料端设出料口15,这样组成了物料的流通通道。在干燥筒2,3,4的同一端分别设伸入到对应干燥筒内的热风喷管8,每热风喷管8上设温度和风量控制开关7, 以便调节和控制温度,三个热风喷管8均通过热源连接管道6与热源相连接。在每个干燥筒2,3,4的另一端分别设排湿管9,每个排湿管9均与循环引风机10连接。在进料筒1内也设与循环引风机10连接的喷风管16。在散热筒5内设冷风喷管14,冷风喷管14与冷风机13连。在散热筒5内设冷风喷管14,冷风喷管14与冷风机13连接,冷风喷管14的冷风喷射方向沿散热筒5内的物料流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物料经进料口11进入进料筒1,在螺旋滚筒以及喷风管16的作用下,除去表层水分后,物料经过导料管12依次进入加热区的三个螺旋滚筒式干燥筒2,3,4内,物料在干燥筒2,3,4内流动的过程中,热源连接管道6内的热源分别经过每个干燥筒内的热风喷管8对物料进行烘烤加热,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湿气经过排湿管9被循环引风机10引出,循环引风机10再将湿热风喷入进料筒1内,使热量得到充分的利用。脱水干燥后的物料在冷风机13的作用下从散热筒5的出料口15排除进入下道工序,实现了对炒面食品料的烘制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士欣,未经杨士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03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及其驾驶室
- 下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导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