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烧器及具有其的坩埚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1166.3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全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22 | 分类号: | F23D14/22;F23D14/66;F23D14/46;F27B14/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具有 坩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及具有其的坩埚炉,尤其涉及一种运行成本低且使用寿命更长的燃烧器及具有其的坩埚炉。
背景技术
在需要燃料燃烧以加热物料或反应的工业场合都需要使用到燃烧器,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这些废气通常携带有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对其加以利用,势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现有技术中,燃烧器内通常配置有蓄热体,该蓄热体可以将通过其的废气的热量进行收集,蓄热体温度提升;接着,在向燃烧器内通入助燃气体(例如空气)时,较冷的助燃气体与蓄热体进行热量交换,助燃气体的温度上升,如此,相当于在燃烧之前对助燃气体进行了一次预加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极大地提升燃烧器的能量转换效率。
上述过程中,通常利用气阀的转动进行助燃气体和废气对应不同蓄热体热交换的切换,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高温),气阀与其旋转轴之间不能利用常见的润滑剂进行润滑,如此,会造成气阀的旋转阻力过大、且磨损较快,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其具有较低的使用成本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坩埚炉。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用于外接燃烧室,所述燃烧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燃烧室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气孔;
燃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的一端形成有若干燃气口;
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气阀组件,所述气阀组件上设有进气阀口和排气阀口;
设置在所述气阀组件和所述若干气孔之间的若干蓄热体;
分别与所述进气阀口和排气阀口连接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外接空气依次通过所述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阀口、所述若干蓄热体中的部分、以及所述若干气孔中的部分排入到所述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的废气依次通过所述若干气孔中的剩余部分、所述若干蓄热体中的剩余部分、所述排气阀口、以及所述排气通道排出所述燃烧器外;
配合在所述壳体与所述燃烧室连接的一端的点火装置;其中,
所述气阀组件可被控制地旋转,以将所述进气阀口和所述排气阀口交替地对应至所述若干蓄热体中的不同部分,所述气阀组件由自润滑材料制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阀组件和所述若干蓄热体之间设置有导流阀,所述导流阀上开设有与所述蓄热体数量对应的导流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分隔阀,所述壳体在所述分隔阀的两侧形成有分别与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连接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分隔阀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接的分隔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气通道外套设有转动轴,所述气阀组件、所述导流阀、以及所述分隔阀套合在所述转动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阀和所述分隔阀由自润滑材料制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器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连接有传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阀组件上的所述进气阀口和所述排气阀口的开口面积比大约为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热体为蜂窝陶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端还设置有点火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另一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坩埚炉,其内形成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连接有如上所述的燃烧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通过将气阀组件用自润滑材料进行制造,旋转时,气阀组件与旋转轴之间不需要利用其它的方式/材料进行润滑,减少了使用成本且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虚线框内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一实施方式中将部分外壳省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一实施方式中将部分外壳、驱动装置、以及传动装置省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一实施方式中将部分外壳、驱动装置、传动装置、以及燃气通道省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一实施方式中将部分外壳、驱动装置、传动装置、燃气通道、以及气阀组件省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一实施方式中气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全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全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1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