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电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1178.6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8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葛如炜;郑国胜;周建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2 | 分类号: | H05B3/22;H01H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电加热装置通常采用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的陶瓷片和铝制波形散热片组成。其中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的陶瓷片在通电后发热作为发热体,为了将热量尽快地传递到周围,常采用铝制波形散热片与陶瓷片接触,以扩大陶瓷片散热面积,加速热传递。
这种结构的电加热装置由发热体和波形散热片两部分组成,靠单纯部分表面接触传热导致导热通路不顺畅,陶瓷片发热体的热扩散速度大幅度降低,加热效率低。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这种发热体和散热体分离的结构往往容易出现两者之间不接触或接触不良导致加热效果劣化的现象。
另外,这种结构的换热能力还受限于波形散热片的效率。业界计算换热能力的公式为:换热能力Q=波形散热片效率η*波形散热片面积A*整个波形散热片处于发热体温度下的单位面积换热量q。传热学中定义了:波形散热片效率=实际散热量/假设整个波形散热片处于发热体温度下的散热量;传统的加热装置其陶瓷片是发热体、铝波形散热片是散热体,所以根据波形散热片效率的定义其效率都低于100%、一般在约80%左右,不同材料的波形散热片的散热效率也不尽相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电加热装置的发热体和散热体二者容易出现接触不良或不接触导致加热效果劣化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加热效率,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电热膜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薄膜电加热装置。所述薄膜电加热装置包括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电热膜和外壳,所述电热膜为长条形,并折叠成波浪形状,并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容纳在所述外壳的侧面上,并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热膜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电热膜包括上层电热膜和下层电热膜,所述上层电热膜的第一端与所述正极端子电连接,所述上层电热膜的第二端与所述下层电热膜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下层电热膜的第二端与所述负极端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同一侧面。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绝缘耐热板,所述绝缘耐热板设置在所述上层电热膜和所述下层电热膜二者之间。
优选地,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分别与电源插头的正负极对齐。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绝缘耐热外壳。
该装置将传统分离的发热体和散热体二者合二为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中的电热膜即是发热体也是散热体,因此波形散热片的温度就等于发热体的温度,所以根据波形散热片效率的定义其值为100%。因而整个装置的换热能力大幅提升,具有明显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正极端子1,负极端子2,电热膜5和外壳3。所述电热膜5选用通电时能够把电能转变热能的薄膜材料,具有易成形、可弯曲、可折叠的性质。所述电热膜5为长条形,并折叠成波浪形状,这种形状可能增加单位体积内电热膜5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又有利于空气流动,从而提高装置的散热效果。
为了使所示结构有较强的刚性和便于安装,需要把所述电热膜5固定在所述外壳3内。参考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壳3结构示意图,所述正极端子1,负极端子2安装在所述外壳3侧面的安装孔8、9上,并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热膜5的两端。所述正极端子1和负极端子2分别用于外接电源的正负极,为所述电热膜5供电。所述电热膜5通电时把电能转换成热能,通过表面把热能散发到空气中,从而实现传统加热装置的发热体和散热体的两种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11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加热瓷球内环式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用电加热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