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1370.5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先元;刘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顶衬在汽车内饰美观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与周围的A柱、B、C柱内饰板相连,它与这些零件的接缝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顶衬是非金属件,自身刚性和固定点不足,所以在大部分车上都采取在顶衬的背面粘上若干个泡沫垫块,使顶衬通过泡沫垫块与车身钣金相接触。由于顶衬与车身钣金间的空腔是一个不规则的形状,以前都采用易加工的简单矩形的泡沫垫块,起不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往往顶衬与周围部件配合会出现面差和间隙,装车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简单矩型的泡沫块本身与顶衬车身钣金的空腔形状不一致,再加上粘接的误差,很难有效地支撑顶衬和钣金的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解决顶衬与周围部件配合出现面差和间隙的问题,使顶衬能被很好地支撑,提升装车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包括顶衬、车身钣金以及A柱、B柱、C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衬、车身钣金以及A柱内饰板所围成第一空腔内的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形状相对应;设置在所述顶衬、车身钣金以及B柱内饰板所围成第二空腔内的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形状相对应;设置在所述顶衬、车身钣金以及C柱内饰板所围成第三空腔内的第三垫块,所述第三垫块的形状与所述第三空腔的形状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垫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位于B柱靠近前门洞处和B柱靠近后门洞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垫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位于C柱靠近后门洞处和C柱靠近后风挡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块、所述第二垫块以及所述第三垫块均采用泡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垫块、第二垫块以及第三垫块为非矩形的异型垫块,异形垫块与顶衬的粘结面形状一致,不仅使汽车顶衬与周围的A柱、B柱、C柱内饰板之间的缝隙能有效的改善,提升外观品质,同时使粘接方便准确,易于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垫块使用位置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垫块放大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垫块、第二垫块以及第三垫块粘接到顶衬位置示意图。
其中图中:1、顶衬;2、车身钣金;3、B柱内饰板;4、第二垫块;5、第一垫块;6、第三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汽车,包括顶衬1、车身钣金2以及A柱、B柱、C柱。
其中,所述汽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衬1、车身钣金2以及A柱内饰板所围成第一空腔内的第一垫块5,所述第一垫块5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形状相对应。
所述汽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衬1、车身钣金2以及B柱内饰板3所围成第二空腔内的第二垫块4,所述第二垫块4的形状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形状相对应。
所述汽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衬1、车身钣金2以及C柱内饰板所围成第三空腔内的第三垫块6,所述第三垫块6的形状与所述第三空腔的形状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垫块5、第二垫块4以及第三垫块6的形状分别根据顶衬1、车身钣金2与A柱内饰板、B柱内饰板3、C柱内饰板所围成的空腔的形状决定,能有效控制顶衬1与内饰板配合品质。垫块的粘接面形状设计与顶衬1表面一致,使粘接方便,准确,易于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垫块的制作采用模压工艺实现零件的成型,材料无浪费,节能环保。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垫块5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使顶衬在A柱附近接缝效果良好。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垫块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位于B柱靠近前门洞处和B柱靠近后门洞处,使顶衬在B柱附近接缝效果良好。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垫块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位于C柱靠近后门洞处和C柱靠近后风挡处,使顶衬C柱附近接缝效果良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垫块5、所述第二垫块4以及所述第三垫块6均采用泡沫材料制成,成本低,重量轻,易加工成型。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13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