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延时平流沉砂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1589.5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4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熊健英;赵国志;杨姝君;戴小冬;沈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时 平流 沉砂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砂池,尤其涉及一种延时平流沉砂池。
背景技术
为防止城市污水中的泥、砂、煤渣等无机颗粒杂质干扰后续生物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需在污水处理的预处理阶段设置沉砂池,用于去除相对密度2.65,粒径0.2mm以上的砂粒。
在不同种类的沉砂池中,平流沉砂池是最经典的池型。平流沉砂池利用砂粒和水的不同比重,采用平流的形式,控制一定的水平流速,使砂水得到分离。当流速维持在0.3m/s时,可使较大的杂粒沉淀下来。但在实际运行中,水量的波动会导致水流速度无法精确控制,从而无法保证砂粒的去除效果。同时,平流沉砂池不具备分离有机物的功能,一方面导致出砂不清洁,另一方面碳源随沉砂排出系统,不利于后续生物处理。
为了保证平流沉砂池的沉砂效果,需延长污水在沉砂池中的停留时间,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沉砂池池型的更为狭长,不利于污水厂整体的平面布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时平流沉砂池,构造简单、运行稳定、排砂方便、除砂效果好、池型合理,能够在去除无机颗粒同时减少进水碳源损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延时平流沉砂池,包括:
包括进水区、平流沉砂区、撇渣撇油区、出水区、集砂槽、桁车、砂泵、撇渣管、带洗砂功能的砂水分离器和洗砂废水泵,其中,
所述平流沉砂区,包括奇数条折返式廊道,其中,第1条折返式廊道与所述进水区连通,每一第N条折返式廊道的进水端与第N-1条折返式廊道的出水端通过一个撇渣撇油区连通,每一第N条折返式廊道的出水端与第N+1条折返式廊道的进水端直接连通,最后一条折返式廊道的出水端与一个撇渣撇油区连通,所有撇渣撇油区的出水端分别设置一上部隔断底部贯通的隔渣隔油墙,其中,N为偶数,N-1和N+1为奇数;
每条折返式廊道的底部设置有沉砂斗;
桁车上设置有砂泵、吸砂总管和伸入每个沉砂斗内的吸砂管,砂泵的一端与吸砂总管连接,另一端与集砂槽连接,吸砂总管与伸入每个沉砂斗内的吸砂管连通,每根吸砂管上部设置有电动阀;
撇渣管,伸入所有撇渣撇油区,撇渣管的出口端延伸到撇渣撇油区外;
所述带洗砂功能的砂水分离器分别与所述集砂槽和洗砂废水泵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延时平流沉砂池中,所述折返式廊道的数量至少为3条。
进一步的,在上述延时平流沉砂池中,还包括一超越渠,所述超越渠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区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区连通。
进一步的,在上述延时平流沉砂池中,所述出水区的入水口处还设置有出水堰。
进一步的,在上述延时平流沉砂池中,所述砂水分离器包括搅拌装置和有机物分离管。
进一步的,在上述延时平流沉砂池中,所有的撇渣撇油区位于每条折返式廊道靠近出水区一侧。
进一步的,在上述延时平流沉砂池中,所述集砂槽悬挑于所述平流沉砂区的外侧。
进一步的,在上述延时平流沉砂池中,所述洗砂废水泵通过管道与生反池的缺氧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折返廊道型式,改变了现有的平流沉砂池的狭长池型,在保证设计停留时间的基础上便于污水厂整体的平面布置;通过桁车、砂泵的移动和设置在各条廊道内的吸砂管以及吸砂管上的电动阀的启闭,去除多条廊道内的沉砂,这里同时采用1台桁车和砂泵对多条廊道进行吸砂,可有效提高排砂效率并节省砂泵数量;通过在每条廊道靠近出水区一侧设置撇渣撇油区,每个撇渣撇油区末端通过上部隔断底部贯通的隔渣隔油墙,以实现采用淹没出流方式出水,能起到撇渣撇油功能,并通过排渣管排出系统,避免浮渣浮油对后续工艺的影响;砂水分离器带有洗砂功能,可剥离砂粒上的有机物,并将含有丰富有机质通过洗砂废水送入生反池缺氧段,为污水处理系统的脱氮提供优质碳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延时平流沉砂池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B-B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延时平流沉砂池,包括进水区1、平流沉砂区、撇渣撇油区3、出水区4、集砂槽10、桁车8、砂泵9、撇渣管13、带洗砂功能的砂水分离器11和洗砂废水泵,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15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