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电视机后盖板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1705.3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0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鸿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电视机 盖板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电视领域,具体涉及平板电视后盖板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平板电视机以厚度薄、体积小、显示面积大、显示清晰等优点,已几乎完全取代传统的CRT电视机。一般的平板电视机的结构为把显示屏安装到外框内,外框的后部安装后盖板,后盖板后端安装一个用于安放线路板的盒状结构,电视机的脚架结构也安装在后盖板上。但由于平板电视的厚度较薄,在尺寸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损坏、断裂。为解决这个问题,市面上存在一种方式是对后盖板进行一次冲压,使后盖板中部的大部分面积向后凸出,从而增强后盖板的强度,但由于每种规格的后盖板尺寸、材料都不一致,因而对冲压部位的面积、位置也有不同要求,导致每种后盖板都需要一个冲压模具,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实施简单的电视机后盖板加强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平板电视机后盖板加强结构,包括后盖板,还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安装于后盖板后端面的中部;加强筋的内部设有沿加强筋长度方向贯通的空腔。这样的方案使电视机后部的强度得到提升,避免电视机的损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强筋包括前端板、下端板和上端板;前端板沿竖直平面设置,下端板沿水平平面设置;前端板固定连接于后盖板后端面的中部;前端板的下端与下端板的前端固定连接,前端板的上端与上端板的前端固定连接,上端板的后端与下端板的后端固定连接,且前端板、下端板和上端板一体成型。这样的结构为三角结构,使加强筋的受力更均匀,进一步提高稳固度。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强筋还包括后端板;后端板沿竖直平面设置;所述上端板的后端通过后端板与下端板的后端连接,且后端板的竖直方向宽度小于前端板的竖向方向宽度且前端板、下端板、上端板和后端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后端板设有两条沿后端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坑槽,所述坑槽向前凹陷。这样的结构既保持了加强筋的三角稳固性,又方便安装后板,使成为用于安放线路板的盒状结构。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位于上方的坑槽为第一坑槽,位于下方的坑槽为第二坑槽;所述第一坑槽位于后端板的上端,所述第二坑槽位于后端板的下端;第一坑槽的下槽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这样的结构使其他部件与加强筋的装配更方便。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前端板设有两条沿前端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向后凹陷。这样的方案,凹槽增强了加强筋对后盖板的受力能力,同时又成为侧面的螺丝安装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电视机后盖板加强结构成本低,受力能力好,适合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板电视机后盖板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区域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电视机后盖板加强结构,包括后盖板1,还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加强筋2;所述加强筋2安装于后盖板1后端面的中部;加强筋2的内部设有沿加强筋2长度方向贯通的空腔。所述加强筋2包括前端板21、下端板22、上端板23和后端板24。前端板21沿竖直平面设置,下端板22沿水平平面设置,后端板24沿竖直平面设置。前端板21固定连接于后盖板1后端面的中部;前端板21的下端与下端板22的前端固定连接,前端板21的上端与上端板23的前端固定连接,上端板23的后端通过后端板24与下端板22的后端连接,后端板24的竖直方向宽度小于前端板21的竖向方向宽度;且前端板21、下端板22、上端板23和后端板24一体成型。所述空腔即为前端板21、下端板22、上端板23和后端板24围成的区域。
所述加强筋2的后端板24设有两条沿后端板24长度方向设置的坑槽,所述坑槽向前凹陷;位于上方的坑槽为第一坑槽25,位于下方的坑槽为第二坑槽26;所述第一坑槽25位于后端板24的上端,所述第二坑槽26位于后端板24的下端;第一坑槽25的下槽面为向下倾斜的斜面。后板3的上端卡进第一坑槽25内,螺丝穿过后板3再固定进第二坑槽26内,从而实现固定。所述前端板21设有两条沿前端板21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27,所述凹槽27向后凹陷。凹槽27的作用增加了加强筋2前端板21的受力能力,同时可以把侧板(图未示出)通过凹槽27的侧面使用螺丝进行固定,从而使后板3、侧板和后盖板1形成用于安放电路板的盒状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鸿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鸿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1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