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风侧仓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1925.6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东;汪先锋;段术林;游海涵;陈青生;谷裕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风侧仓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风侧仓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客车中为了方便水箱散热器进行散热,在该水箱散热器所处位置的侧仓门安装进风结构,该进风结构采用格栅结构,并在该格栅结构内侧再安装过滤杂物的丝网框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箱散热器的通风效果,但该进风结构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进风量小,强度低,不仅不利于水箱散热器散热,还会影响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的进风结构外观单一,毫无美感,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水箱散热器所处位置的侧仓门进风结构具有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进风量小、强度低、散热效果差且外观单一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进风量大、强度高、散热效果好且外表美观的进风侧仓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进风侧仓门结构,包括侧仓门蒙皮、侧仓门总成及进风网板,且侧仓门蒙皮包裹在侧仓门总成外侧表面,而进风网板嵌设在侧仓门总成中;
侧仓门总成包括顶骨架、底骨架、第一侧骨架、第二侧骨架和中间骨架;第一侧骨架和第二侧骨架顶端分别与顶骨架底端左右两侧相连,中间骨架和底骨架左端均与第一侧骨架内侧连接,中间骨架和底骨架右端均与第二侧骨架内侧相连,且中间骨架位于顶骨架和底骨架之间,而第一侧骨架内侧、中间骨架底端、第二侧骨架内侧和底骨架顶端之间依次围成安装腔;
进风网板为折弯成型的蜂窝状网孔板,且嵌设在安装腔内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进风侧仓门结构包括侧仓门蒙皮、侧仓门总成及进风网板,且侧仓门蒙皮包裹在侧仓门总成外侧表面,而进风网板嵌设在侧仓门总成中;其中,侧仓门总成包括顶骨架、底骨架、第一侧骨架、第二侧骨架和中间骨架,且第一侧骨架内侧、中间骨架底端、第二侧骨架内侧和底骨架顶端之间依次围成安装腔,而该进风网板嵌设在安装腔内部。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进风侧仓门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方便制造,成本低。
在上述结构的进风侧仓门结构中,上述进风网板为折弯成型的蜂窝状网孔板,折弯成型的蜂窝状网孔板不仅能实现现有技术中格栅结构原有的通风、散热功能,而且其内侧无需安装过滤杂物的丝网框架,进一步简化了所述进风侧仓门结构的结构,也进一步方便了所述进风侧仓门结构的制造和降低了成本;另外,因为上述蜂窝状网孔板是折弯形成的,这样的设计还有助于增强其强度,而且还使得该进风网板的外观更具立体感,美化了所述进风侧仓门结构的外观;除此之外,折弯成型的蜂窝状网孔板也增大了所述进风侧仓门结构的进风面积,更利于水箱散热器散热,大大提升了所述进风侧仓门结构的散热效果,从而让发动机功率发挥得更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进风网板的截面呈波浪状,且进风网板的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的距离L为70-80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进风网板的波谷的角度α为50o-60o。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进风网板的波峰的深度H为25-35m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进风侧仓门结构中,上述进风网板的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的距离L设计为70-80mm、波峰的深度H设计为25-35mm,有助于进一步增大所述进风侧仓门结构的进风面积,其散热效果进一步增强。另外,将该进风网板的波谷的角度α为50o-60o,有助于增强上述折弯成型的蜂窝状网孔板的强度,如若该角度α小于50o或大于60o,将会有损该折弯成型的蜂窝状网孔板的强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进风网板的网孔为正六边形网孔。将进风网板的网孔设计为正六边形网孔,也有助于增强该进风网板的强度。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风侧仓门结构不仅结构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并且其还具有进风量大、强度高、散热效果好和外表美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进风侧仓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1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独立液压源式动力装置
- 下一篇:磨床液压缸防撞急停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