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新型粉尘隔离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2103.X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6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举;李连刚;付翔;马言;刘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祁东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F5/18;E21F5/20;E21F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新型 粉尘 隔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除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主要运输大巷降尘工序中的煤矿新型粉尘隔离墙。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煤矿主要运输大巷降尘工序,主要以巷道净化喷雾、转载点喷雾或在巷道内安装除尘风机为主要手段进行除尘。实际使用中,由于净化喷雾、转载点喷雾开启后,尘雾随风飘动距离较远,一部分粘贴在巷壁表面,污染工作环境,另一部分与主要进风大巷风流混合后进入用风地点供井下人员呼吸,损害职工身体健康;除尘风机噪音较大,浪费电能,且除尘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煤矿新型粉尘隔离墙装置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节能降耗、相对不污染作业环境的高效节能除尘装置,可有效减轻井下职工职业危害威胁。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煤矿粉尘隔离墙装置,包括设置在煤矿运输巷道内的两扇永久性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性风门上安装有两根直径500mm的PVC导风管道,所述PVC导风管道前端外侧设有补尘网,所述补尘网上加载有喷雾头,所述PVC导风管道前端内侧还设置有连接水管的高压喷口;所述PVC导风管道后端加弯头连接有净化水池,所述净化水池上设有排污管路和通往巷道的出风。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含尘风流经过捕尘网和500mmPVC导风管道时,在喷雾和高压喷雾的作用下,其中的粉尘得到充分湿润,在PVC导风管道内相互碰撞、凝聚形成尘水混合物,尘水混合物在风流的推动作用下进入净化水池,经净化池作用,尘水由排污管路排出,净化后的空气由出风口排至巷道中,实现对含尘气流的除尘净化,除尘效率可达60%-70%,相比除尘风机可节约电费14万元/年,且减小了主要进风巷道美化和职业危害的投入费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煤矿粉尘隔离墙装置,包括设置在煤矿运输巷道内的两扇永久性风门,所述永久性风门上安装有两根直径500mm的PVC导风管道,所述PVC导风管道前端外侧设有补尘网,所述补尘网上加载有喷雾头,所述PVC导风管道前端内侧还设置有连接水管的高压喷口;所述PVC导风管道后端加弯头连接有净化水池,所述净化水池上设有排污管路和通往巷道的出风。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含尘风流经过捕尘网和500mmPVC导风管道时,在喷雾和高压喷雾的作用下,其中的粉尘得到充分湿润,在PVC导风管道内相互碰撞、凝聚形成尘水混合物,尘水混合物在风流的推动作用下进入净化水池,经净化池作用,尘水由排污管路排出,净化后的空气由出风口排至巷道中,实现对含尘气流的除尘净化,除尘效率可达60%-70%,相比除尘风机效率提高约25%,且可节约电费14万元/年,且减小了主要进风巷道美化和职业危害的投入费用。
本装置既满足了巷道正常通风,又实现了除尘的目的,保证井下主要进风流中清洁的作业环境,减少矿区对职业病的财产投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祁东煤矿,未经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祁东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21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