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氯化炉中部排盐堵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2622.6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8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良;林晓峰;秦兴华;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2 | 分类号: | C01G2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706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 中部 堵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盐氯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氯化炉中部排盐堵口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富钛料和碳的粉状混合料与氯气在流化状态下在氯化炉中进行沸腾氯化生产四氯化钛,是一种高效氯化冶金技术,熔盐氯化炉生产四氯化钛过程是:将钛渣、焦炭、氯化钠从炉顶加入氯化炉内,氯气从氯化炉内熔盐下面通入,在熔盐表面与钛渣中的二氧化钛反应生成四氯化钛,随着反应的进行,熔盐的成分会发生改变、熔盐液面会升高,为保证熔盐成分和液面控制在合理范围,需定期(每隔2-4小时)从氯化炉中部排盐口排出一部分熔盐,排盐完成后,需用堵口装置堵住排盐口,在下次需排熔盐时再取出堵口装置。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因堵口装置被凝固的熔盐凝住造成取出困难,影响了熔盐氯化生产的连续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通过改进堵口装置,使封堵和打开排盐口都很容易。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堵口装置容易因凝固的熔盐与氯化炉凝结在一起不易取出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因凝固的熔盐与氯化炉凝结,方便取出的排盐堵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氯化炉中部排盐堵口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堵头、连接杆和把手,所述堵头和连接杆均为中空结构,在堵头内部设有加热电阻丝。
进一步的是,所述堵头前段为锥形,后段为圆柱形,堵头后段与连接杆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杆上靠近堵头和把手的地方分别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的是,在所述连接杆上靠近把手的通孔处设置有开关。
进一步的是,所述堵头由热传导性能好的材料制成,在堵头外侧涂有耐腐蚀的保护膜。
进一步的是,所述把手由绝缘和热传导性能低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堵头内装入加热电阻丝,能使堵头温度升高,从而融化堵头与氯化炉之间凝固的熔盐,这样一来取出堵头就会变的很容易,不会发生因为堵头不易取出而影响熔盐氯化生产的连续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堵头,2-连接杆,3-把手,4-加热电阻丝,5-导线,6-开关,11-保护膜,21-通孔,2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堵头1、连接杆2和把手3,堵头1前段为圆锥形,后段为圆柱形,堵头1的后段与连接杆2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把手3相连,所述堵头1和连接杆2均为中空结构,且两个中空结构相互贯通,在堵头1的中空部位设置有加热电阻丝4,加热电阻丝4通过导线5与外界电源相连。
将堵头1前段做成圆锥形能使堵头更好的插入氯化炉中部的排盐孔,并且能保证堵头1与排盐孔的密封,熔盐不会从缝隙中流出来,另外在取出堵头1的时候也比较容易,缓慢的取出堵头1还能防止熔盐喷出排盐孔而造成其它影响。
在连接杆2上靠近堵头1和把手3的地方分别设置有通孔21,22,靠近把手3的通孔22主要是便于导线5通过的,靠近堵头1位置的通孔21是用于散热的,因为加热电阻丝4在加热的时候,堵头1内部的温度会快速升高,内部的空气受热膨胀,如果不及时排出内部的高温气体,可能会对堵头1或是连接杆2造成影响,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所以在靠近堵头1的地方设置了通孔21以排出内部的气体从而降低因空气膨胀带来的不利影响。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使用,特在连接杆2上靠近把手的通孔22处设置了开关6,在需要排盐的时候,便将开关6打开加热几分钟即可,不使用的时候就将开关6关闭,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从安全方面考虑,因堵头1和连接杆2均为金属材料,为了防止因漏电和热传导对操作人员造成影响,特将把手3做成绝缘和隔热的,如硬质的塑料等。
因熔盐中多为带有腐蚀性的物质,所以为了防止熔盐对堵头1的腐蚀,在堵头1外部涂了一层耐腐蚀的保护膜1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很好得解决了因熔盐凝固而使堵头不易拔出的技术问题,保证了熔盐氯化生产的连续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2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力沉降罐气浮处理装置
- 下一篇:逆流双效氨浓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