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化电磁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2737.5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1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鸣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3/36 | 分类号: | G03B13/36;G03B5/00;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李伟 |
地址: | 中国香港屯门青砖***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化 电磁 致动器 | ||
1.一种用于驱动镜头的小型化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
(a)用于支承镜头或者镜头组的镜头支架,所述镜头或者镜头组定义了光轴;
(b)设置在所述镜头支架一端的影像稳定致动器,用于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推动镜头支架产生线性运动;
(c)设置在所述镜头支架的另一端的自动对焦致动器,用于推动镜头支架产生沿着光轴的线性运动;
(d)用于将自动对焦致动器连接到镜头支架的自动对焦连接机构,其中所述镜头支架与所述自动对焦连接机构啮合,并可以随着所述自动对焦连接机构沿着光轴移动,同时所述镜头支架可沿着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移动、移位或者滑动;以及
(e)用于将所述影像稳定致动器连接到所述镜头支架的影像稳定连接机构,其中所述镜头支架与所述影像稳定连接机构啮合,并可以随着所述影像稳定连接机构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移动,同时所述镜头支架可沿着光轴移动、移位或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影像稳定致动器和所述自动对焦致动器内的多个线圈-磁铁致动器。
3.一种用于驱动镜头的小型化电磁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
(a)用于支承镜头或者镜头组的镜头支架,所述镜头或者镜头组定义了光轴;
(b)设置在所述镜头支架一端的影像稳定致动器,用于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产生线性运动;以及
(c)设置在所述镜头支架的另一端的自动对焦致动器,用于沿着光轴产生线性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稳定致动器通过影像稳定连接机构连接到所述镜头支架,其中所述镜头支架与所述影像稳定连接机构啮合,并且所述镜头支架可以随着所述影像稳定连接机构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移动,而又同时可沿着所述光轴移动、移位或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稳定连接机构设置有一邻接且围绕所述镜头支架的外表面并可相对该外表面滑动的表面,从而将所述影像稳定致动器的运动传递到所述镜头支架,并允许所述镜头支架沿着光轴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稳定连接机构设置有圆形中空部分,所述圆形中空部分位于所述影像稳定致动器的平面运动输出端的中心,其中所述圆形中空部分具有一邻接且围绕所述镜头支架的外表面并可相对该外表面滑动的表面,从而将所述影像稳定致动器的运动传递到所述镜头支架,并允许所述镜头支架沿着光轴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输出端是杆型的运动输出端,其形式是具有圆形开口的平面,其中圆形开口上设有沿着圆周彼此间隔、且径向向内延伸的多个杆,这些杆邻接且围绕所述镜头支架的外表面并可相对该外表面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输出端是管道形式的管状运动输出端,所述管状输出端的内表面邻接且围绕所述镜头支架的外表面并可相对该外表面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自动对焦致动器连接到所述镜头支架的自动对焦连接机构,其中所述镜头支架与所述自动对焦连接机构啮合,并可以随着所述自动对焦连接机构沿着光轴运动,同时所述镜头支架可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内移动、移位或者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连接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配合部分,所述配合部分具有两个相对表面,与设置在所述镜头支架上的另一个配合部分上的两个对应的相对表面邻接,从而将所述自动对焦致动器的沿着光轴的线性运动传递给所述镜头支架,且允许所述镜头支架在相 对表面上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连接机构包括具有圆形开口和多个矩形槽的基板,所述矩形槽由在基板上形成的围绕所述圆形开口的多个L形突起部形成,所述多个矩形槽可用于分别容纳围绕所述镜头支架的外表面形成的多个矩形突起部,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稍微大于所述镜头支架的外径,从而允许所述矩形槽内的所述矩形突起部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鸣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未经三鸣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27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斜面零件钻孔夹具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卧式数控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