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3001.X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3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发;陈钧;孟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9;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是关于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线缆的芯线。
【背景技术】
2012年10月3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101958476B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线缆包括排列成一排的一组同轴线和一组单芯线、以及绝缘壳体包覆于所述同轴线和单芯线的外部,从而使得线缆是一扁平线缆,单芯线包括与其对应的焊接片焊接以提供电源的电源线以及与接地片连接以接地的接地线,所述单芯线包括第一内导体及包覆所述第一内导体的第一绝缘层,所述同轴线包括第二内导体,内绝缘层、金属编织层及外绝缘层,该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一支撑件以使线缆不易从柔性电路板脱落。
然而这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缺陷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线缆连接部上的一排芯线中既包括若干单芯线,也包括若干同轴线,所述同轴线在焊接金属编织层时容易烫伤与其相邻的单芯线,造成信号线之间的短路,业界通常会采用耐高温的铁氟龙材料制成第一绝缘层以防止短路,但铁氟龙材料的抗氧化性强,其粘胶性粘合保持力差,导致芯线与固持件之间的固定效果不佳从而影响整个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稳定性。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以改善上述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的芯线之间不易发生短路且线缆固持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用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路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及收容所述电路板的壳体,所述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部、后端部及连接前端部与后端部的中间部,所述电路板设有位于前端部的若干第一导电片、位于后端部的若干与线缆焊接的第二导电片及位于第二导电片的后方的第三导电片,所述线缆包括若干同轴线及若干单芯线,所述各同轴线均包括与相应第一导电片焊接的第一内导体、包覆所述第一内导体的内绝缘层、包覆所述内绝缘层且与相应所述第三导电片焊接的金属编织层及包覆所述金属编织层的外绝缘层,所述电路板至少一个表面上设有若干所述同轴线及与所述同轴线并排并相邻设置的若干单芯线,所述单芯线包括与部分第一导电片焊接的第二内导体、包覆第二内导体的第一绝缘层及包覆第一绝缘层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为耐高温材料制成以防止焊接金属编织层时烫伤相邻的单芯线。
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所述包覆于第二绝缘层内的第一绝缘层由耐高温的铁氟龙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第二绝缘层由粘胶性强的PET材料制成。
所述单芯线包括设有第二内导体与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单芯线及设有第二内导体、第一绝缘层及第二绝缘层的第二单芯线,所述第二单芯线与所述同轴线相邻设置。
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定位所述线缆的卡持件。
所述线缆延伸出卡持件的后端并用胶固定,所述第二绝缘层由粘胶性强的材料制成以便固定线缆与卡持件。
所述卡持件前端设有卡持所述电路板的卡持槽。
所述单芯线设置于电路板横向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同轴线设置于单芯线的两侧。
所述第一单芯线的第一绝缘层由PET材料制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的单芯线在其第一绝缘层外侧进一步包覆一层第二绝缘层,有效防止了焊接同轴线金属编织层时烫伤与其相邻的单芯线从而导致短路,第二绝缘层由PET材料制成,其粘胶性好,线缆固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又一部分分解图。
图4是图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又一部分分解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分解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线缆的立体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对接件的分解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对接件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3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紧压导体电线
- 下一篇:高性能铝护套多芯防火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