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化硅陶瓷加热保护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3158.2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5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赵光华;李再勇;李秋南;林锋;刘凯;赵涛;刘芳;阳白梅;常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江弘源襄阳碳化硅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陶瓷 加热 保护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保护套管,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陶瓷加热保护套管,属于碳化硅陶瓷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间接加热主要用金属或合金作为加热系统的辐射加热管,但迄今为止各种金属辐射管的最高使用温度只有1000℃,耐高温性能不佳。而使用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碳化硅陶瓷作为辐射加热套管可提高到1500℃以下,可长期在盐酸、硝酸、硫酸以及铝、铅、锡、锌、铜等金属液体中使用。
碳化硅陶瓷加热套管一般长度在1000mm左右,外径在80mm以上,碳化硅陶瓷加热套管一端封闭且长度长,因此制作难度较大。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碳化硅陶瓷加热套管一般采用捣打成型,此种生产工艺能够实现加热套管的生产,但由于捣打成型管体密度不均匀,极易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上也有采用一次浇注成型的碳化硅陶瓷加热套管,此类加热套管产品密度较均匀,但管体壁厚存在厚薄不均影响产品质量,且成型后产品脱模较困难成品率低。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840577Y,公告日为:2006年11月2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非金属保护套管的加热器,在加热器外管的上部外侧或整体外部安装防护套,并将其连接固定,加热液体时液面直接与防护套接触,从而避免了液面直接与加热器外管的接触。该装置的缺陷在于:加热套管的一端封闭且长度较长,不便于加工成型,而且成型后产品脱模困难,耐高温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碳化硅陶瓷加热套管一端封闭且长度较长,不便于加工成型,管壁厚薄不均,而且成型后产品脱模困难,耐高温性能不佳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管壁厚薄和密度均匀,成型后产品脱模方便,产品成品率高,耐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一种碳化硅陶瓷加热保护套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碳化硅陶瓷加热保护套管,包括套管管体,所述套管管体为圆柱管状结构,套管管体的底部设置有套管底部块,套管底部块的外圆面上设置有螺纹,套管管体的底部内壁上对应设置有连接螺纹,套管底部块通过连接螺纹与套管管体的底部相连接,套管管体与套管底部块之间形成的内部空腔为加热内腔,套管管体的上端口外圆周上设置有管口凸台。
所述套管管体和套管底部块采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陶瓷制成。
所述套管管体与套管底部块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碳化硅泥浆。
所述套管管体的壁厚为10毫米-60毫米,套管管体的长径比为20:1-10: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套管管体为圆柱管状结构,套管管体的底部设置有套管底部块,套管底部块通过连接螺纹与套管管体的底部相连接,套管管体与套管底部块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碳化硅泥浆,使得套管管体与套管底部块形成了一个整体,密闭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管壁厚薄和密度均匀,成型后产品脱模方便,产品成品率高,耐高温性能好,在使用过程中金属液体不会从套管管体与套管底部块之间的连接缝隙中流入加热内腔内,不会对加热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套管管体1,套管底部块2,加热内腔3,连接螺纹4,碳化硅泥浆5,管口凸台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化硅陶瓷加热保护套管,包括套管管体1,所述套管管体1为圆柱管状结构,套管管体1的底部设置有套管底部块2,套管底部块2的外圆面上设置有螺纹,套管管体1的底部内壁上对应设置有连接螺纹4,套管底部块2通过连接螺纹4与套管管体1的底部相连接,套管管体1与套管底部块2之间形成的内部空腔为加热内腔3,套管管体1的上端口外圆周上设置有管口凸台6。
所述套管管体1和套管底部块2采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陶瓷制成。
所述套管管体1与套管底部块2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碳化硅泥浆5。
所述套管管体1的壁厚为10毫米-60毫米,套管管体1的长径比为20:1-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江弘源襄阳碳化硅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汉江弘源襄阳碳化硅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3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单导发热电缆
- 下一篇:数据集群业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