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室隔板起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3233.5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彭焘;江才林;张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4 | 分类号: | B66C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妍;徐雯琼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起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室隔板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水室隔板11(如图1所示)作为蒸发器下封头一次回路中的主要部件,它的安装与保护工作是需要时刻考虑的问题。鉴于先前在将水室隔板11安装到蒸发器下封头22的过程中(如图2所示),对水室隔板11的表面夹持时产生了划痕、拉伤,并在翻转起吊时不能有效的防止水室隔板11从吊具中脱出,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既能做到保护起吊,不损伤产品零件表面,又要避免因为安装位置的局限而产生转运中的安全事故。另外考虑到水室隔板与蒸发器下封头在实际配合装焊中整体操作空间的局限性,需要对起吊装置提出装夹便捷,操作幅度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室隔板起吊装置,制造简单,装夹便捷,操作灵活,操作幅度小,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可满足各类承载范围内的水室隔板起吊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室隔板起吊装置,该起吊装置包含通过绳索连接的夹持吊钩和防坠落吊钩;所述的夹持吊钩装夹在水室隔板的直线边缘一端,所述的防坠落吊钩装夹在水室隔板的圆弧边缘一端。
所述的夹持吊钩包含:
吊钩本体,该吊钩本体呈C字形;
U型框架,其设置在吊钩本体上;
转动板,其通过第二销轴转动副连接U型框架;
压脚,其通过第三销轴转动副连接转动板;
压紧螺栓,该压紧螺栓的一端与螺母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螺栓传动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螺母夹持在吊钩本体上,所述的螺栓传动部通过第一销轴转动副连接转动板;
所述的第二销轴转动副与第三销轴转动副之间的力矩为L,而第一销轴转动副与第二销轴转动副之间的力矩大于等于3.5L。
所述的夹持吊钩还包含:顶紧螺丝,其设置在U型框架上,顶紧水室隔板。
所述的夹持吊钩还包含:若干第一支撑块,其设置在U型框架上,位于U型框架上面对压脚的位置处。
所述的第一支撑块和压脚上都具有可增加摩擦系数的粗糙表面部分。
所述的夹持吊钩还包含:吊环,其连接吊钩本体的顶端。
所述的夹持吊钩还包含:第一绳索连接部,其连接U型框架(102)的下端。
所述的防坠落吊钩包含:
连接板,其上具有第二绳索连接部和钩爪连接部;
钩爪,其固定连接钩爪连接部,该钩爪呈V型沟槽形式;
若干第二支撑块,其设置在钩爪上,位于钩爪与水室隔板接触的面上。
所述的钩爪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
所述的第二支撑块上具有可增加摩擦系数的粗糙表面部分。
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装夹便捷,操作灵活,操作幅度小,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可满足各类承载范围内的水室隔板起吊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水室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将水室隔板安装到蒸发器下封头上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吊装置吊装水室隔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吊装置吊装水室隔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吊钩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坠落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3~图8,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室隔板起吊装置,该起吊装置包含通过绳索33连接的夹持吊钩1和防坠落吊钩2。
所述的夹持吊钩1装夹在水室隔板11的直线边缘一端,所述的防坠落吊钩2装夹在水室隔板11的圆弧边缘一端。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夹持吊钩1包含:
吊钩本体101,该吊钩本体101呈C字形;
U型框架102,其设置在吊钩本体101上;
转动板103,其通过第二销轴转动副107连接U型框架102;
压脚104,其通过第三销轴转动副108连接转动板103;所述的压脚104上具有可增加摩擦系数的粗糙表面部分,比如:粗糙表面部分可以是沟槽纹理;
压紧螺栓105,该压紧螺栓105的一端与螺母105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螺栓传动部1052固定连接,所述的螺母1051夹持在吊钩本体101上,所述的螺栓传动部1052通过第一销轴转动副106连接转动板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3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运行通信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纳米链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