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流变压器的引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5087.X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8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钱建东;周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特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陈晓岷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 变压器 引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整流变压器的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标准整流变压器的引线结构的一般结构为包括外壳、包括一字排开的三个铁芯和分别绕在铁芯上的A线圈1、B线圈2和C线圈3,所述A线圈1、B线圈2和C线圈3都是自下而上且绕向向左缠绕而成的,A线圈1的头部a7与B线圈2的尾部y11、B线圈2的头部b8与C线圈3的尾部z12、C线圈3的头部c9与A线圈1的尾部x10之间分别通过铜排相连,A线圈1的头部a7、B线圈2的头部b8和C线圈3的头部c9分别位于铁芯的上端;A线圈1的尾部x10、B线圈2的尾部y11和C线圈3的尾部z14分别位于铁芯的下端,A线圈1、B线圈2和C线圈3所绕的铁芯上端还分别设置有接线头E4、接线头F5和接线头G6,A线圈1的头部a7、B线圈2的头部b8、C线圈3的头部c9与接线头E4、接线头F5和接线头G6之间分别通过铜排相连。在变压器领域中,由于线圈的连接方式是固定的,因此铜排的用量,即长度也是固定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小铜排用量的整流变压器的引线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整流变压器的引线结构,包括一字排开的三个铁芯和分别绕在铁芯上的A线圈、B线圈和C线圈,A线圈、B线圈和C线圈所绕的铁芯上端还分别设置有接线头E、接线头F和接线头G,所述A线圈和B线圈是自下而上且绕向向左缠绕而成的,C线圈是自下而上且绕向向右缠绕而成的,A线圈的头部a与B线圈的尾部y、B线 圈的头部b与C线圈的尾部z、C线圈的头部c与A线圈的尾部x之间分别通过铜排相连,A线圈的头部a、B线圈的头部b和C线圈的尾部z分别位于铁芯的上端;A线圈的尾部x、B线圈的尾部y和C线圈的头部c分别位于铁芯的下端,A线圈的头部a、B线圈的头部b、C线圈的头部c与接线头E、接线头F和接线头G之间分别通过铜排相连。
所述连接A线圈的头部a与B线圈的尾部y的铜排大致呈Z形。
所述连接C线圈的头部c与A线圈的尾部x的铜排大致呈U形。
所述连接B线圈的头部b与C线圈的尾部z的铜排呈直线形。
所述A线圈的头部a、B线圈的头部b、C线圈的头部c与接线头E、接线头F和接线头G之间分别通过直线形铜排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C线圈是反向缠绕的,C线圈的尾部z就在上端,这样B线圈的头部b在与C线圈的尾部z相连时就是直连,没有拐角,从而比常规的节省了一个相当于线圈从头部到尾部等值长度的铜排,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整流变压器的引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流变压器的引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结构简图。
图中:1、A线圈,2、B线圈,3、C线圈,4、接线头E,5、接线头F,6、接线头G,7、头部a,8、头部b,9、头部c,10、尾部x,11、尾部y,12、尾部z,13、第一铜排,14、第二铜排,15、第三铜排,16、第四铜排,17、第五铜排,18、第六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变压器的引线结构,包括一字 排开的三个铁芯和分别绕在铁芯上的A线圈1、B线圈2和C线圈3,A线圈1、B线圈2和C线圈3所绕的铁芯上端还分别设置有接线头E4、接线头F5和接线头G6,所述A线圈1和B线圈2是自下而上且绕向向左缠绕而成的,C线圈3是自下而上且绕向向右缠绕而成的,A线圈1的头部a7与B线圈的尾部y11之间通过大致呈Z形第一铜排13相连、B线圈2的头部b8与C线圈3的尾部z12之间通过直线形第二铜排14相连、C线圈3的头部c9与A线圈1的尾部x10之间通过大致呈U形的第三铜排15相连,A线圈1的头部a7、B线圈2的头部b8和C线圈3的尾部z12分别位于铁芯的上端;A线圈1的尾部x10、B线圈2的尾部y11和C线圈3的头部c9分别位于铁芯的下端,A线圈1的头部a7和接线头E4之间通过直线形第四铜排16相连;B线圈2的头部b8和接线头F5之间通过直线形第五铜排17相连;C线圈3的头部c9和接线头G6之间通过直线形第六铜排18相连。在不影响整流变压器整体性能的情况下,即将C线圈3反向缠绕使其头部c9位于铁芯的下端,并符合整流变压器线圈中引线的正确连接方法,这样可以明显看出与背景技术中的标准整流变压器相比,因为B线圈2的头部b8和C线圈3的尾部z12分别位于铁芯的上端,这样第二铜排14明显比标准整流变压器中的长度小了很多,由于大型整流变压器的一个线圈很高,也就意味着第二铜排14可以节省很长一段,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第二铜排14的缩短还降低了铜排过长带来的隐患,铜排越长,短路的隐患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特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特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5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自由度欠驱动机器人手腕球铰链机构
- 下一篇:框体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