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5160.3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欲晓;王琰;吴宇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欲晓;王琰;吴宇晨 |
主分类号: | A01M23/38 | 分类号: | A01M23/3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地址: | 25039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捕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捕鼠器,特别是属于一种红外线感应捕鼠器。
背景技术
老鼠是一种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比较大的动物,现有技术中,捕鼠器的种类相当多,有捕鼠夹、捕鼠笼、箱式捕鼠器、光电捕鼠器和粘鼠胶等,中国专利文献CN 202773887 U公开了一种连续式捕鼠器,尽管能实现连续捕鼠,但是在老鼠未进入该捕鼠器内之前,捕鼠器的捕鼠电路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捕鼠电路电能消耗较大,捕鼠成本较高,不利于节约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捕鼠器。使用该捕鼠器不仅能捕捉到老鼠,而且还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捕鼠器,包括捕鼠器箱体,所述捕鼠器箱体内设置有隔板将其隔离为A箱体、B箱体,所述A箱体内具有由蓄电池、电压升压装置、导线依次电连接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所述B箱体的一端设置有鼠道入口,其鼠道入口内侧底壁上靠近箱体侧壁的位置横向平行设置有金属线接线柱,该金属线接线柱上电连接着金属线,其特征是:所述A箱体内的倍压整流电路中还电连接着红外线感应开关,该A箱体内的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还分别与所述B箱体内的金属线电连接,所述B箱体的鼠道入口的上端设置有红外线感应探头,该红外线感应探头穿过B箱体的侧壁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开关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B箱体底壁上靠近箱体两侧壁的位置设置的金属线接线柱各为2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金属线接线柱电连接的金属线距离该B箱体底壁的距离为1.6-3.2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在捕鼠器箱体的A箱体内的倍压整流电路中电连接着红外线感应开关,其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还分别与所述B箱体内的金属线电连接,并在捕鼠器箱体的B箱体的鼠道入口的上端设置了红外线感应探头,该红外线感应探头穿过B箱体的侧壁与红外线感应开关电连接,将该捕鼠器箱体的B箱体的鼠道入口对准老鼠洞的出口,当红外线感应探头监测到老鼠由B箱体的鼠道入口进入B箱体内时,发出启动红外线感应开关闭合的信号,红外线开关闭合,倍压整流电路形成闭合电路并与B箱体内的金属接线柱上的金属线通电,当老鼠继续向前爬行时,老鼠身体的部位将碰到金属线,老鼠将被金属线所带的高压电流击晕或击死,达到了即捕捉老鼠又节约能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捕鼠器箱体的内部结构展开图;
图中:1.A箱体、2.B箱体、3.金属线接线柱、4.金属线、5.蓄电池、6.电压升压装置、7.导线、8.红外线感应探头、9.红外线感应开关、10.鼠道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捕鼠器,包括捕鼠器箱体,所述捕鼠器箱体内设置有隔板将其隔离为A箱体1、B箱体2,所述A箱体1内具有由蓄电池5、电压升压装置6、导线7依次电连接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所述B箱体2的一端设置有鼠道入口10,其鼠道入口10内侧底壁上靠近箱体侧壁的位置横向平行设置有金属线接线柱3,该金属线接线柱3上电连接着金属线4,其特征是:所述A箱体1内的倍压整流电路中还电连接着红外线感应开关9,该A箱体1内的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还分别与所述B箱体2内的金属线4电连接,所述B箱体2的鼠道入口10的上端设置有红外线感应探头8,该红外线感应探头8穿过B箱体2的侧壁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开关9电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捕鼠器,包括捕鼠器箱体,所述捕鼠器箱体内设置有隔板将其隔离为A箱体1、B箱体2,所述A箱体1内具有由蓄电池5、电压升压装置6、导线7依次电连接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所述B箱体2的一端设置有鼠道入口10,其鼠道入口10内侧底壁上靠近箱体侧壁的位置横向平行设置有金属线接线柱3,该金属线接线柱3上电连接着金属线4,其特征是:所述A箱体1内的倍压整流电路中还电连接着红外线感应开关9,该A箱体1内的倍压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还分别与所述B箱体2内的金属线4电连接,所述B箱体2的鼠道入口10的上端设置有红外线感应探头8,该红外线感应探头8穿过B箱体2的侧壁与所述红外线感应开关9电连接;所述B箱体2底壁上靠近箱体两侧壁的位置设置的金属线接线柱3各为2个;所述金属线接线柱3电连接的金属线4距离该B箱体2底壁的距离为1.6-3.2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欲晓;王琰;吴宇晨,未经李欲晓;王琰;吴宇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51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