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器芯体、热交换器和工作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5246.6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1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肖婵;田国平;李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彼勒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马利蓉;吴鹏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工作 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芯体,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涉及设置有该芯体的热交换器和工作机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板翅式热交换器广泛地用作用于工程机械、压缩制冷机、发电机组的油冷器、中冷器和水散热器。对于传统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通常该冷却器的芯体由长封条、短封条、隔板、内扰流片(例如翅片)、外扰流片(例如翅片)组成。包围芯体设置有壳体,并且在壳体上设置有与芯体流体连通的进口或出口。所述内扰流片、隔板和外扰流片交替叠置,芯体的最外侧用侧挡板固定,内扰流片与其两侧的长封条和隔板包围形成热侧通道,外翅片与其两侧的短封条以及隔板包围形成横向于热侧通道延伸的冷侧通道。其中,冷侧通道通常用于流动通过冷却水,冷侧通道流动通过发动机机油。这样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进油口和出油口通常位于冷却器芯体的两相对侧。而出于有效利用空间的目的,已经设计出在同一侧上设置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壳体。例如专利文献CN2559793Y中所公开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该传统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壳体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布置方式受到芯体上的出油口和进油口的布置的限制。例如专利文献CN2559793Y中所公开的发动机机油冷却器中,壳体上的出油口和进油口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冷却器芯体的纵向尺寸。对于在同一侧上出油口和进油口之间的距离较近的壳体,传统的冷却器芯体无法与之匹配。即使设计出相应尺寸的冷却器芯体,由于热油侧的流动通道短,换热效果不佳。
因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特定类型的发动机结构设计匹配并且具有高换热效率的热交换器芯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热交换器芯体,包括:多组成对的并排设置的板,每对板之间夹置有封条以形成用于第一流体的第一流动通道;多根间隔条,所述间隔条设置在相邻两组成对板之间以在该相邻的两组成对板之间形成用于第二流体的第二流动通道,其中第一流动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在该成对的板的同一端侧彼此相间隔地形成,在该成对的板之间沿着第一流动通道的延伸方向夹置有至少一个折流件,所述折流件在第一流动通道的部分高度上延伸,用以将第一流动通道分成具有至少两个大致沿通道高度方向的流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芯体使得可以提高第一流动通道侧的换热系数,并且适配于特定类型的发动机结构设计。
有利地,在每对板之间夹置有内扰流片以增强第一流动通道侧的换热系数。
有利地,所述内扰流片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折流件的凹口。
有利地,所述折流件的个数为一个。
有利地,所述折流件的个数为多个,所述折流件交替地自相对侧的封条向第一流动通道内延伸并彼此错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具有上述的热交换器芯体。
有利地,所述热交换器为发动机机油冷却器。
有利地,所述第一流体为机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具有上述的热交换器的工作机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使得能合理地设计热交换器,从而使得其适配于进油口和出油口设置于同一侧的端盖或壳体,并且,在满足特定类型发动机设计的安装空间的需要的情况下,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尽可能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的部分剖开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芯体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其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芯体的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内流体各自的流动路线;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芯体的一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芯体的一部分的透视图;以及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芯体的第一流动通道内的扰流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显示了一个可安装在工作机器例如挖掘机、推土机上的热交换器1。该热交换器1例如为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热交换器1包括芯体100和在芯体外围设置的壳体200。该壳体的面对芯体的一部分设置有带有进口室211和出口室212的端盖201。第一流体、例如机油、经流入通道28进入进口室211,并从出口室222经流出通道29流出热交换器1。第二流体,例如冷却水,流动穿过芯体100以冷却在芯体100中循环的第一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彼勒公司,未经卡特彼勒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5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