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解槽用钟罩阀式下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5917.9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5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开增;王永朝;刘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市林丰鋁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45513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用钟罩阀式下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器,特别涉及一种电解槽用钟罩阀式下料器,属于电解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解槽下料时,使用钟罩阀式下料器,传统的钟罩阀式下料器由筒身、阀杆、钟罩构成,钟罩为下端面为一平面,平面上为一锥形体,锥形体铰接在阀杆上,图1是传统的钟罩阀的示意图,下料时,阀杆驱动锥形体的钟罩下降使料从筒身中出来至电解槽中,需要关闭时,提升阀杆使钟罩封闭筒身阻止出料,这种钟罩阀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大缺陷,主要是锥形体铰接在阀杆上,封闭后仍有料从锥形体与筒身的缝隙中漏下,容易造成严重的漏料,漏料会堵塞电解槽上的火眼,还能使槽上氧化铝增厚,造成电解槽突发性事故频发,使电解效率下降,耗能增加,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安全高效的开展电解铝作业活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钟罩式下料器漏料严重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解槽用钟罩阀式下料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解槽用钟罩阀式下料器,包括筒身,阀杆从筒身中穿过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的阀杆端固定连接有平板罩,所述的平板罩包括一大小覆盖筒身的平面,阀杆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升降平板罩实现对筒身下端口的开启或关闭,进一步的,所述的筒身下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平板罩上与凹槽对应设置有环状凸起部,进一步的,所述的凹槽周向及轴向各部位宽度相同,所述的环状凸起各部位壁厚相等,环状凸起的壁厚小于或等于凹槽的宽度,所述的凹槽深度与环状凸起部的高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的凹槽为锥形,下部宽、上部窄的结构,所述的环状凸起的结构与凹槽相适应,所述凹槽的深度与环状凸起部的高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平面罩代替原来的锥形体罩,经使用后证明防漏料效果良好,杜绝了从该装置上漏料现象的发生,采用在筒身壁下端面设置凹槽,平面罩相应的部位设置凸起,更好的起到了定位密封的作用。采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钟罩阀漏料严重导致的各种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钟罩阀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原来降低30%以上,有效的降低了备件设备成本。本实用新型适合在铝电解槽下料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钟罩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形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该装置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电解槽用钟罩阀式下料器,包括筒身,阀杆从筒身中穿过连接驱动装置,所述的阀杆端固定连接有平板罩,所述的平板罩包括一大小覆盖筒身的平面,阀杆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升降平板罩实现对筒身下端口的开启或关闭,进一步的,所述的筒身下端面上设置有凹槽,平板罩上与凹槽对应设置有环状凸起部,进一步的,所述的凹槽周向及轴向各部位宽度相同,所述的环状凸起各部位壁厚相等,环状凸起的壁厚小于或等于凹槽的宽度,所述的凹槽深度与环状凸起部的高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的凹槽为锥形,下部宽、上部窄的结构,所述的环状凸起的结构与凹槽相适应,所述凹槽的深度与环状凸起部的高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市林丰鋁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林州市林丰鋁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5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塑料拉丝机
- 下一篇:一种多仓式激光熔覆送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