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补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5922.X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9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天生 |
主分类号: | B60C9/02 | 分类号: | B60C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442299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指一种不易扎破的免补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也是易损件,汽车轮胎在行驶过程中被异物扎漏十分危险,尤其在高速行驶时,很容易使汽车失控而造成各种交通事故,危机人们的生命安全,另外,即使汽车爆胎后未造成重大事故,也无法继续安全驾驶,如果附近不能补胎,车辆拥有者便因此经常遭遇尴尬境地,因此很多车主常在车内存放备用轮胎,但更换轮胎也需要很多专业工具,由于更换轮胎的工具在其他场合很少使用,因此购买这些不常用的专业工具也给很多车主额外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花费,另外,更换轮胎需要一些专业技巧,同时需要车主具有一定的力量,而很多女性车主常常因力量不足或不得技巧要领而无法使用;此外,家用汽车本身后备箱较小,或者地盘较低,但在汽车内部空间设计时,无论如何都需要设计一个搁置备胎的位置,因此也减少了汽车内部有效使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扎破的免补真空轮胎,在异物扎入轮胎时轮胎不泄气,仍可继续使用,驾驶员可将汽车驾驶至可以专业补胎、换胎的地方,因此车主无需在车中存放备用轮胎,亦无需购买专用换胎工具,汽车后备箱设计时也不需预留搁置备胎的空间,增大了汽车内部使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免补轮胎,包括与轮毂连接的胎圈部、与地面接触的胎冠部、连接胎圈部与胎冠部的胎侧部,轮胎胎体由从内向外依次粘合的橡胶内层,纤维中间层,外层保护层组成,所述橡胶内层内侧设置防漏层,所述防漏层为凹凸不平的褶皱层。
其中,所述防漏层边缘与所述胎圈部位置内壁的橡胶内层粘接,所述防漏层边缘以外的部分与所述橡胶内层相离。
其中,所述防漏层为高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胎冠部的外层保护层与纤维中间层之间设置带束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 内胎设置防止漏气的内膜,即使外胎被异物扎破,内胎也不漏气、爆胎,轮胎仍可继续使用。
2、 汽车后备箱内无需存放备用轮胎,节省了车内空间。
3、 车主无需添置专用换胎工具,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4、 行驶过程中被异物扎胎后,轮胎不会丧失使用性能,减少相关交通事故的发声,保护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1-胎圈部 12-胎侧部 13-胎冠部 2-带束保护层 3-轮毂 4- 5橡胶内层 6-纤维中间层 7-外层保护层 8-钉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免补轮胎,包括胎圈部11、胎侧部12、胎冠部13,所述胎圈部11与轮毂3连接,所述胎冠部13为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部位,所述胎侧部12连接所述胎圈部11与胎冠部13,所述胎冠部13由于需与地面接触且经受摩擦损耗,故厚度较厚,轮胎胎体由从内向外依次粘合的橡胶内层5,纤维中间层6,外层保护层7组成,所述橡胶内层5内侧设置防漏层4,所述防漏层4为凹凸不平的褶皱层,所述防漏层4边缘与所述胎圈11位置内壁的橡胶内层5粘接,所述防漏层4边缘以外的部分与所述橡胶内层5相离,所述防漏层4为高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胎冠部13的外层保护层7与纤维中间层6之间设置带束保护层2。
如图2所示,当异物如钉子8扎入轮胎时,由于所述防漏层4的褶皱结构,且与橡胶内层5呈相离状态,钉子8前端的尖头无法穿破防漏层4,所述防漏层4因具有弹性向内凹陷,不会被扎破造成泄气或爆胎,因此轮胎仍可以继续使用,驾驶员可将汽车驾驶至可以专业补胎、换胎的地方,因此车主无需在车中存放备用轮胎,亦无需购买专用换胎工具,汽车后备箱设计时也不需预留搁置备胎的空间,增大了汽车内部使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天生,未经杨天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59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叉车平衡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安全低能耗的电火工品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