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6017.6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4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秋容;戴松龄;杨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36 | 分类号: | B29C43/36;B29C4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 11375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361102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压力 浸渍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
背景技术
真空压力浸渍管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优异电气性能的绝缘构件,在电气开关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模具加热是真空压力浸渍管成型工艺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机械性能及电气性能。目前真空压力浸渍绝缘管的模具加热方式大多为用热电偶对模腔进行加热,采用这种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加热温度不均匀,由于真空压力浸渍管的模具长度较长,需采用多组热电偶分别对模腔各部位进行加热,容易造成产品各部位固化程度不同,外观明显色差,质量不稳定;
2、升温速度过快,容易出现冲温现象,影响产品的固化速度,造成产品机械性能不良,增加产品的废品率;
3、热量传递由外向内,产品固化顺序亦从外向内,易造成产品内部产生过大应力,导致产生裂纹,影响产品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
4、操作复杂,由于需要多组热电偶,操作时需依次进行连接,耗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解决现有模具加热方式中加热温度不均匀,升温速度过快,热量传递由外向内引发产品开裂、操作复杂、耗费时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包括模芯,所述的模芯轴向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连接循环管道装置,所述的循环管道装置包括出油管、回油管和热媒体供给装置,所述的模芯通孔、回油管、热媒体供给装置和出油管依次连接,形成对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加热的热媒体循环回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温度感应装置,所述的温度感应装置与热媒体供给装置连接,控制热媒体供给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模芯通孔两端还连接油嘴,所述的出油管和回油管与模芯通孔的油嘴通过快速接头连接。
一种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的加热方法,采用上述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
一种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的加热方法,其步骤是:
步骤1:温度感应装置控制热媒体供给装置,对热媒体供给装置中的热媒体进行加热;
步骤2:加热后的热媒体经过出油管从模芯上端流入模芯的通孔内,流向模芯的下端,热媒体的温度从模芯的上端到下端并且从模芯内侧向外侧传递给模芯加热;
步骤3:热媒体从下端流出后经过回油管流回热媒体供给装置,温度感应装置继续控制热媒体供给装置对热媒体进行加热。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温度均匀的热媒从上到下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均匀,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采用油为热媒,温度便于控制,不会出现冲温现象,产品的固化速度可量化控制,大大减少了废品的产生;
3、采用从内向外的加热方式,减少了内应力的产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4、油管和模芯采用快速接头连接,操作简便,节约了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一种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包括模芯1,所述的模芯1轴向设有通孔2,所述的通孔2连接循环管道装置,所述的循环管道装置包括出油管3、回油管4和热媒体供给装置5,所述的模芯通孔2、回油管4、热媒体供给装置5和出油管3依次连接,形成对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加热的热媒体循环回路,还包括一温度感应装置6,所述的温度感应装置6与热媒体供给装置5连接,控制热媒体供给装置5,模芯通孔2两端还连接油嘴7,所述的出油管3和回油管4与模芯通孔2的油嘴7通过快速接头8连接,操作简便,节约了操作时间。
一种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的加热方法,采用上述真空压力浸渍管模具,其步骤是:
步骤1:温度感应装置6控制热媒体供给装置5,对热媒体供给装置5中的热媒体进行加热;
步骤2:加热后的热媒体经过出油管3从模芯1上端流入模芯1的通孔2内,流向模芯1的下端,热媒体的温度从模芯1的上端到下端并且从模芯1内侧向外侧传递给模芯1加热;
步骤3:热媒体从下端流出后经过回油管4流回热媒体供给装置5,温度感应装置6继续控制热媒体供给装置5对热媒体进行加热,通过热媒体在模芯中循环,完成产品的固化。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60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温蒸汽消毒功能的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阴囊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