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的复合框体、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6611.5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6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康;胡金根;陈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复合 液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复合框体、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产品的逐渐普及,用户对产品越来越挑剔,对产品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希望产品轻、薄、大屏幕的同时更希望产品可以经得起一定的碰撞和跌落等,液晶产品在成本不变(或者是降低成本)大体结构不变,性能不可降低的前提下,整体结构强度能进一步提升,这也是整个液晶行业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由于背光产品经常会有跌落或碰撞显示屏破损的危险,造成背光的光学效果不良,为了应对市场的需求,结合现阶段背光模组的结构,唯有改变模组光源处的金属结构,增强其结构性能,可大大降低产品背光效果不良的机会。如图1-5所示,在金属框11靠近光源的部分的端部111具有若干个孔,在金属框11上注塑形成复合框体10后,由于在复合框体10上的101处胶与金属框11仅靠几个孔连接在一起,经常因为碰撞、热胀冷缩等问题,很容易造成胶与金属框粘合部102处的胶与金属框分离,造成背光膜材顶出光源,出现光斑等一系列背光效果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复合框体、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的金属框与胶框容易分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的复合框体,在所述背光模组放置光源元件位置相对的金属框的端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底面高于所述金属框的底面;在金属框中注胶形成胶框,所述延伸部的注胶方式为:对所述延伸部的底面、上表面和端面都进行胶的延伸注塑,且所形成的胶框的底面与所述金属框的底面形成一个光滑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金属框的端面所在的端部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的下沉深度为:从所述金属框表面到所述延伸部的底面的距离,所述下沉深度为所述金属框的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金属框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的延伸宽度大于等于0.35毫米小于等于0.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的横向长度包括:5毫米以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背光模组放置光源元件位置相对的金属框的端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延伸部具体包括:在所述背光模组放置光源元件位置相对的金属框的端面上具有三个延伸部。
进一步地,所述三个延伸部的分布方式包括:等间距地分布在金属框与所述背光模组放置光源元件的位置相对的端面上。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学膜片组,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框体,所述光学膜片组设置在所述复合框体上。
一种液晶模组,包括液晶面板,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复合框体、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通过在背光模组靠近光源元件的位置的金属框的端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延伸部,并在对金属框体进行注胶形成复合框体时,对整个延伸部进行包围注胶,增加了金属框与胶的结合面积,通过将金属框的部分伸入胶框的方式,使得金属框与胶框的结合更加稳固,在受到外力作用或者其他作用的时候,金属框与胶框不容易分离,从而不会出现背光膜材顶出光源,出现光斑等一系列背光效果问题,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光学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只是针对复合框体中的金属框体进行了改良的设计,其制作方便简单,无特殊性,一般厂商都可以满足生产条件,且避免了组装造成的变形不良,同时也满足背光源超薄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良率和产品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金属框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复合框体的结构正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复合框体的结构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沿复合框体A-A的剖开的左视图的示意图;
图5为胶与金属框粘合部102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复合框体的金属框的结构图;
图7为沿金属框B-B的剖开的左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复合框体的结构正面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复合框体的结构背面的示意图;
图10为沿复合框体C-C的剖开的右视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6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影银幕架
- 下一篇:TFT-LCD玻璃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