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穿式鞋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7187.6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0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耐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1/00 | 分类号: | A43B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港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8 | 代理人: | 柴向荣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穿式 鞋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穿式鞋子。
背景技术
普通鞋子的鞋帮与鞋后跟是一体的,在穿戴鞋子时,有时由于鞋后跟太高或者鞋子太紧,穿进去非常费力,中国专利号201210265427.5的发明专利公示一种带活动后跟的休闲鞋,包括鞋底和连接在鞋底上的鞋帮和后跟,所述后跟通过松紧带与鞋帮连接,通过上述方案在穿鞋时拉开后跟就能容易方便的穿进去,该发明虽然解决了鞋子穿戴的问题,但是松紧带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拉断,同时由于张力过大或者使用过于频繁,松紧带容易变形失去收紧力,从而鞋子不能可靠的穿在脚上,具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牢固,使用更加可靠的便穿式鞋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穿式鞋子,包括鞋底和连接在鞋底上的鞋帮和后跟,所述鞋底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收带装置,所述鞋帮设有与容置腔相导通的装设槽,所述后跟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穿过装设槽与收带装置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后跟沿鞋底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设有连接带,穿该鞋子时,用手提拉后跟,此时连接带被拉长,从而后跟与鞋帮脱离,从而便于将脚穿设入鞋子,此时撤去对后跟的作用力,收带装置收缩连接带,从而后跟在连接带的作用下与鞋帮连接在一起,同时抵接脚后跟,将鞋子固定的穿在脚上,从而省去了捆绑鞋带的麻烦,简化了鞋子的穿戴,连接带优选为比较牢固耐用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装置收放连接带取代了松紧带,从而解决了松紧带在重复使用或者过度拉伸导致疲劳受损失去弹性的问题,本实用通过在收集装置上绕设一条足够长的连接带,从而可以拉伸很长的距离而不损坏收集装置和连接带,从而本实用新型穿戴更加可靠,耐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带装置包括卷簧壳,所述卷簧壳固定连接有芯轴,所述芯轴绕设有平面涡卷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戴该鞋子时,提拉后跟,连接带伸长,此时平面涡卷弹簧绕着芯轴收缩,积蓄弹性势能,后跟与鞋帮分离,从而便于将脚穿入鞋子,当脚穿设入鞋子时,撤去对后跟的作用力,平面涡卷弹簧积蓄的弹性势能转化,平面涡卷弹簧伸展拉伸连接带绕设在芯轴上,从而后跟向鞋帮靠近直到与脚后跟相抵接,从而鞋子稳固的穿戴在脚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跟相对于鞋帮的位置设置有凸块,所述鞋帮设置有供凸块嵌设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凸块嵌设入凹槽,从而使后跟与鞋帮的连接更加可靠,优选连接带设置于凸块上,穿戴鞋子时,提拉后跟,使后跟与鞋帮分离,从而便于将脚穿入鞋子,同时在收带装置的作用下,凸块在连接带的作用下,很容易嵌设入凹槽,从而后跟与鞋帮可靠的连接在一起,从而使鞋子稳固的穿在脚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的横截面呈“V”字形结构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也呈“V”字形结构设置,在收带装置的作用下,凸块更容易在连接带的牵引下嵌设入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跟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可与鞋帮通过魔术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穿设在鞋子上,后跟在收带装置的作用下抵接在脚后跟上,同时通过绑带与鞋帮连接,从而使鞋子更加牢固的穿在脚上,优选绑带相对于鞋帮的一侧设置有较硬带勾的刺毛,鞋帮上设置有细小柔软的圆毛,通过刺毛与圆毛粘连在一起,从而使绑带可靠连接在鞋帮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穿式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穿式鞋子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收带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说明:1、鞋底;11、容置腔;2、鞋帮;21、装设槽;22、凹槽;3、后跟;31、凸块;4、收带装置;41、卷簧壳;42、芯轴;43、平面涡卷弹簧;5、连接带;6、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便穿式鞋子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耐鞋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耐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7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