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心胸外科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7266.7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博;桂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宏博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心胸 外科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新型心胸外科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穿刺器是心胸外科手术中经常用到的医疗器械,它通过将穿刺针刺入人体胸腔,然后利用注射器内的负压成功地将人体胸腔内的积液或气体抽出,在治疗气胸或肺积水等疾病中有很好的作用,但是这种普通的穿刺器存在一个问题:当人体内的积液或气体较少时,利用这种穿刺器抽取一次即可完成,但需抽取的积液或气体较多时,必须反复多次抽取,每一次必须将穿刺针拔掉,倒出注射器内液体,然后进行下一次抽取,如此操作非常繁琐,不仅增大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在一些改进的技术中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不断的抽取注射器,不能实现自动化控制,这样的方式不但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所产生的的压力时大时小不稳定;2、如果采用负压装置,而负压装置所产生的压力过大,容易对病人的胸腔造成新的伤害;3、现有的引流装置都无法满足存储废液的功能,在抽查废液后需要立刻排出,使得治疗要求变得苛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心胸外科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心胸外科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穿刺针,其中在所述引流管前端设有所述穿刺针,在所述引流管内设有单向进液阀,在所述引流管末端设有引流箱,在所述引流箱一侧设有负压箱,所述引流箱与所述负压箱连通,在所述负压箱顶部设有出气孔,在所述负压箱内设有活塞,在所述活塞上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负压箱顶端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连接有控制手柄,在所述负压箱底部设有排液管,在所述排液管内设有单向出液阀。
在所述排液管内还设有电磁阀,在所述活塞上设有稳压阀,所述电磁阀和稳压阀均与所述控制手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通过电动伸缩杆的循环伸缩运动就可以产生稳定的负压,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实现了自动化控制;2、通过调整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速度就可以改变负压的大小,以此来保证病人的胸腔不受伤害;3、可以存储一定量的废液,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工作,降低了治疗的客观不利因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心胸外科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2和穿刺针1,其中在所述引流管2前端设有所述穿刺针1,在所述引流管2内设有单向进液阀3,在所述引流管2末端设有引流箱4,在所述引流箱4一侧设有负压箱5,所述引流箱4与所述负压箱5连通,在所述负压箱5顶部设有出气孔13,在所述负压箱5内设有活塞6,在所述活塞6上设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与所述负压箱5顶端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12连接有控制手柄11,在所述负压箱5底部设有排液管8,在所述排液管8内设有单向出液阀9。
在所述排液管8内还设有电磁阀10,在所述活塞6上设有稳压阀7,所述电磁阀10和稳压阀7均与所述控制手柄11电连接,可以在废液无法排出的情况时,关闭电磁阀10打开稳压阀7,让废液存储在引流箱4内。
其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先将穿刺针1刺入到需要抽液部位,然后操作控制手柄11,选择好电动伸缩杆12的伸缩速度后,电动伸缩杆12就开始在设定的行程内做循环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活塞6的上下循环移动,在活塞6向上移动时负压箱5下方与引流箱4内的气压减小,单向进液阀3打开,这样病人胸腔内的积液和空气就可以顺利的被抽出,在活塞6向下运动时活塞6下方的压力增大,此时单向出液阀9打开,从而使得先前被抽出的积液和气体通过排液管8排除,在此过程中负压箱5顶部的出气孔13可以保持活塞6上部空腔内气压的稳定,如果在无法满足积液排除的情况时,只需通过控制手柄11选择储液功能,这时设置在排液管8内的电磁阀10就会关闭,从而阻止积液从排液管8排除,同时在电动伸缩杆12伸长时控制稳压阀7打开,这样负压箱6内的气体就会通过稳压阀7排除,在电动伸缩杆12缩短时,控制手柄11将控制稳压阀7关闭,这样就可以让负压箱5内产生负压完成抽吸工作,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宏博,未经李宏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7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