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护理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8023.5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林;王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可调 护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护理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护理床,具有能够将床板翻转的结构,但是该种结构一般都需要病人之外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整,而病人自己并不能够对床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即使存在自动调整的机构,也是电动控制的结构,本身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床板的翻转结构不能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大范围翻转角度的调整。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可调护理床,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度可调护理床,其包括立柱、床板和床板梁,所述的床板包括水平部和倾斜部,水平部和倾斜部之间通过第一枢轴连接;在床板的下方设置一横梁;
还包括两个调整机构、两个弹性件和两个升降机构,所述的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床板的两侧,其包括握手部、连杆、顶杆和抵靠端,所述的连杆与横梁通过第二枢轴连接,所述的连杆的末端与顶杆铰接,顶杆末端与一抵靠端连接,所述的抵靠端与床板的倾斜部的底面接触;
所述的两个升降机构分别设置在护理床的两端,其分别包括底座,设置在床板梁上的上连接座,在底座和上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竖直的丝杠,在丝杠上设置有螺母,两个升降机构上的两个螺母分别连接横梁的两端;
两个弹性件分别设置在床板下部的两侧,其通过第三枢轴与调整结构连接,并且,弹性件还与立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件包括上连杆、下连杆、滑块、套筒和弹簧,其中,
所述的上连杆的顶端与第三枢轴连接,末端与滑块的上端连接;
所述的滑块的下端与弹簧连接,弹簧固定在套筒的底端,并且,滑块和弹簧置于套筒中;
所述的套筒的外壳与下连杆的一端连接,下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立柱上的铰接点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连杆和横梁上分别设置一连接孔,所述的第二枢轴穿过两个调整机构上的连杆以及所述的横梁。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的连杆的外侧分别设置一连接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抵靠端为一圆柱。
进一步地,所述的倾斜部的底面上设置齿状突起,所述的齿状突起相间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调整机构,病人能够对自己对床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达到舒适的程度;还包括弹性件,用以对调整过程的倾斜角度进行限位及定位,保证角度调整的稳定性;所述的升降机构,能够根据病人的病情,设置较大的倾斜角度的范围,对病人具有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角度可调护理床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角度可调护理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和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角度可调护理床的正视和俯视结构示意图;护理床包括立柱1、床板梁18,其共同支撑护理床;在本实用新型中,床板包括水平部11和倾斜部13,水平部11和倾斜部13之间通过第一枢轴12连接,倾斜部13能够相对水平部11绕第一枢轴12旋转,调整床板的倾斜角度以及病人的仰卧姿势。
为了能够使病人自己对自己的坐姿以及仰卧角度进行调整,在床板下方的中间位置设置一横梁2,本实用新型包括一调整机构、一弹性件和一升降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用以使病人自己对床板的倾斜部13进行调整;所述弹性件分别设置在床板下部的两侧,其连接调整机构和立柱1,用以限制并适应调整机构的调整角度;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床板下方,其对横梁的高度进行调整,用以针对病人的情况对床板倾斜的角度进行限制并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8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纤维蔬菜保健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植物源杀菌剂